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指南的通知

  对于基建、消防等临时性用水,应分别汇总整理数据,列入测试报告。
  7.2.2.5 报告撰写
  7.2.2.5.1 图表
  在数据汇总整理后,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认真填写测试报告书要求的各种表格,绘制相关示意图。
  7.2.2.5.2 合理用水分析
  根据水量参数的分类统计结果,计算各项合理用水指标,分析评价用水合理性程度;提出合理用水建议,制定节水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类整改措施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形成报告书。
  7.3 简化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
  简化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对于以往开展过水量平衡测试的用户,如果以往测试报告中的基础资料仍然可以使用的,原则上可以不再重复对该部分的调查工作。
  表2 简化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程序与工作内容(略)

8 水量平衡图与平衡方程


  水量平衡图是描述用水单元各水量的数值关系,或者不同用水单元之间水量传递关系的图示,如图1所示。对于一个不与其它用水单元发生水量传递的用水单元,即封闭的用水单元而言,不存在串联水量。
  图1 水量平衡图(略)
  图2 用水单元之间的水量传递关系(略)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用户而言,用水单元之间的水量传递关系将十分复杂,尤其在落实废水的分质处理与分质回用措施后,因各用水点的水质要求不同,循环水和串联水将来自不同的水处理设施。因此,在绘制水量平衡图之前,必须仔细调查单位用户内部的水量传递关系,必要时分别标注水质类别和水量参数。

9 单位用户用水技术指标


  单位用户用水技术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新水利用系数、水表剂量率、节水器具使用率以及用水定额。其中,用水定额包括:单位产值新水量、单位产值用水量、单位产品新水量、单位产品用水量、人均生活日均新水量和公共服务类用水定额。单位用户用水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可参考附录A。

10 用水合理化分析与评价标准

  10.1 基本要求
  合理用水化分析是根据单位用户水量参数的测试结果,计算单位用户合理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据此评价用水合理性程度,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节水潜力,并制订节水措施(包括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提高用水效率的目的。
  10.2 规划布局
  10.2.1 一般要求
  对于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应根据政府部门制定的区域用地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和选择建设地址;根据市政供排水设施规划和城市节水规划,制定相应的用水方案和落实节水措施。
  10.2.2 水源选择
  单位用户应根据用水需要,结合周边水资源情况合理选择水源,并经水务部门审批。未经水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取用地下水。
  在满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就近取水,用低质水取代优质水。近海地区用户应积极利用海水,节省淡水资源。
  10.2.3 供排水与节水系统
  单位用户的供排水与节水系统,应与主要生产、生活和服务设施同时设计、施工、验收并同时投入运行。根据用水特点应考虑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联合供排水与节水系统,实现水资源串联使用。供排水与节水系统的设备,如:管路、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计量仪表、水处理设施等,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和安装。
  供排水与节水装置必须定期检测和维修,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严防泄漏。
  10.3 基础管理
  10.3.1 组织机构
  单位用户的用水与节水工作应当有主管领导负责,并有明确的责任管理部门和指定的管理人员。
  10.3.2 规章制度
  单位用户应当制定明确的用水和节水管理制度,包括节水工作例会制度,节水管理网络和岗位责任制,用水计量管理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奖罚制度,节水宣传制度,维修管理制度等。
  10.3.3 供排水与节水的计量
  单位用户从各种水源取水(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均须遵照GB17167-2006规定安装计量装置。单位用户内各用水系统,由用户安装次级计量水表。次级用水单元的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次级用水单元内的主要用水设备也应装表计量。
  定期检查校验计量装置,新水计量水表的准确度为±2.5。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