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群众的科技文化需求,特别要围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低碳经济、食品安全、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等内容,深入城镇社区和农村开展丰富多彩、互动性强的科普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产品和服务。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能够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普基地等设施要尽力向公众开放,担当起服务公众科普需求的重任。各地和有关部门还要紧密结合当前全省正在广泛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下基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技110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科技帮扶活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三、活动的有关要求
(一)加强对科技活动周的组织领导。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党委宣传部门、科协组织要在宏观层面上充分利用各地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搞好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密切配合,集成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为科技活动周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各参与科技活动周的部门、单位都要做到领导重视,有专人负责,有物质保障。在鄂大型企业、高校科协组织要做好组织发动和筹备工作,自主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全省各类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科普场所在科技周期间要免费向公众开放,并认真做好讲解服务工作,使科普场所成为公众学习科普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课堂。
(二)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大力营造我省自主创新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把科技活动周的宣传和营造自主创新氛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科技活动周的宣传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度报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科技支撑发展和服务民生的成功经验和鲜活事例。要广泛宣传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广泛宣传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广泛宣传科技特派员为企业、为农村提供科技服务的生动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科技活动周顺利举办。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活动周的安全工作,按照有关大型社会活动的管理办法,积极做好各种大型专项活动的申报、审批和备案工作。各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要与当地公安、武警、消防、城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认真制订科技活动周的安全保卫方案及应急预案,使安全保卫工作做到组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科技活动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