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四)对当事人、证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陈述如实记录。

  第二十条 调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一条 被检查者必须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拖延检查或者隐瞒及提供虚假情况。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回避情形。

  符合回避条件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主动申请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案件承办人是否回避,由作出行政处罚的环境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决定。

  第二十三条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当事人陈述、监测报告和其他鉴定结论、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等。

  第二十四条 作为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的书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书证的原件(含原本、正本和副本)。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或者节录本,并注明原件出处及不能提供原件的原因;

  (二)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三)提供报表、图纸、会计帐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对证明内容的说明。是外文的,应当附有经有权机关认可的翻译机构翻译的中文译本。

  第二十五条 作为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的物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原物。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二)原物为大量同类物的,可以抽样取证。

  第二十六条 作为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的证人证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证人就知道的事实所作的客观陈述;

  (三)注明证言出具日期;

  (四)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以按指印或者盖章等方式证明。证人拒绝签名的,必须在笔录中注明;

  (五)应当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有效法律文件;

  (六)证人证言中的添加、删除、改正文字之处,要有证人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第二十七条 作为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的视听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其制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

  (二)注明制作时间、制作方法、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计算机数据可以采取打印、拷贝等方式收集。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违法行为认定证据的,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务、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当事人就违法事实所作的客观陈述;

  (三)注明陈述日期;

  (四)当事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以按指印或者盖章等方式证明。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必须在陈述笔录中注明;

  (五)应当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有效法律文件;

  (六)当事人陈述笔录中的添加、删除、改正文字之处,要有当事人的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有多个当事人进行陈述的,应当分别进行。

  第二十九条 对立案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需要进行环境监测的,环境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或者具有法定监测资质的其他监测机构进行监测,或者由调查人员按照采样规范进行采样并送监测机构进行监测。监测机构应当出具监测报告,并对其监测结果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