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闽政〔2011〕1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推动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体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坚持繁荣体育事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体育产业,我省体育产业具备了较好发展基础,全省体育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9年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4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占全省GDP的3.3%,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进一步加快发展全省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统一,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总量扩大与质量提高相并重。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整合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壮大体育制造业,带动体育本体产业发展,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服务业及体育培训服务业等体育本体产业与旅游、创意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体育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提升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使我省成为全民健身的乐园、奥运争光的基地、创造体育财富的源泉、搭建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平台。

  (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以上,把我省建设成为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全国领先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以及全国驰名的山水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体育本体产业增加值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10%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省从业人数的3%以上,全省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三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创建3~5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推动10~15家体育企业上市,形成“福建体育产业板块”;大力提升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体育龙头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培育1~2个国际体育品牌;繁荣发展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构建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

  --力争获得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权,积极申办国际单项特色体育赛事,培育和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四大项全国联赛中各有一支高水平的福建职业俱乐部,积极发展网球、高尔夫球、棒球、沙滩排球等职业化运动项目。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体育产业带和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区位优势、体制优势、侨台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构建以福州为中心,莆田、宁德为依托的大众健身与运动竞赛产业带;以厦门为中心,泉州、漳州为依托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以泉州为中心,晋江、石狮为骨干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带;以南平、三明、龙岩为中心,以品牌旅游资源为依托的山水、生态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带。大力推进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中心区,厦门“乐活”国际体育生态岛,闽南现代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晋江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平潭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岛,漳州海峡西岸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莆田体育文化产业园,宁德山水运动休闲基地,武夷山国际运动休闲旅游基地,龙岩、三明田园生态运动休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