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载体,随着我市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制约广州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老城区和中心城区,土地的开发强度过大,基本上没有储备用地,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国土房管部门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了将我市列入“三旧”改造试点城市的申请,现已获批准,市国土房管部门也已按照省有关政策草拟了《关于加快推进旧城更新改造的若干意见(初稿)》和《关于推进“城中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初稿)》。根据我市“三旧”改造精神,涉及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可按照“点面结合、因地制宜、保护与重建并举”的原则,分成片重建改造模式、零散改造模式、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模式等三类模式推进旧城改造,以提高旧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和提升旧城区功能;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和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城中村,以旧村落的用地范围为基础,实行整体拆除连片改造;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外,但环境较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城中村,通过加强环境整治和立面整饬,实行综合整治。通过实施上述土地利用政策,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为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土地空间。
就越秀区而言,该区旧城改造要严格控制住宅开发建设量,疏散人口密度,增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旧城居民居住环境,一方面在现有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置换、原址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腾出用地空间,建立土地储备。
三、关于用地置换政策问题
(一)教育用地置换。对老城区 “麻雀学校”改造后腾挪出来的学校用地,拟根据地块规划情况重新安排使用,其中,将规划为拆迁安置房的地块用于优质学校扩征涉及的周边拆迁户的安置,在土地管理政策上不存在法律障碍;对规划为经营用地的,按照现行供地政策须纳入政府储备后重新组织公开出让,将地块公开出让后所得出让金返还用于优质学校扩征安置拆迁户的,须报市政府审批同意。
(二)房屋置换程序。各级政府办公房用地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政府办公用房需要调整的应通过政府内部协调解决,不涉及置换问题。
(三)老城区的城中村用于公建配套的建设用地,我市目前的操作是可由城中村改制转为国有用地。
(四)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要求,学校规划建设的标准也在逐步提升,学生就学环境不断改善,旧城区现有学校的扩征要求日渐强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有条件扩征用地的学校,鼓励增加教育用地,改善办学条件;对没有条件扩征的学校,统筹新旧城区教育用地资源进行规划,提倡多校区办学,不仅能增加优质学位,还能因地制宜地解决教育用地紧张问题。新建学校按标准统筹规划,集中布置,坚决杜绝出现新的“麻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