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不得约定由承包人带资施工。
非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发包时确需带资施工的,必需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带资数额、偿还方式、偿还期限、抵扣结算方式、利息计算方法等内容,并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予以约定;超过合同约定期限,建设单位仍不偿还的,当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对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
(一)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
(二)勘察、设计、监理定金和施工预付款的数额、支付时限、支付方式和抵扣方式;
(三)施工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四)工程量的核实方式、时限,工程变更确认方式、工程价款调整和索赔方法、支付时限及要求;
(五)选用固定价承担风险的范围,超出风险范围的计算方法;
(六)选用可调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七)工程竣工结算价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八)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
(九)工期及工期提前或延后的奖惩办法。
工程价款结算的具体办法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承包人应当在工程验收合格后的约定期限内,向发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文件。竣工结算文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
第十九条 发包人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的约定期限内进行审核,并予以答复。
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竣工结算文件由同级财政部门直接审查,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审查,审查期限为90日。结算价在2500万元以下的,审查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由财政部门审查或者委托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资料,应当抄送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发包人与承包人就竣工结算价款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确定;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共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竣工结算审核;对审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州、市(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者自治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申请审定,也可以依照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