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 培训机构应当至少每6个月对教学车辆进行1次二级维护,保持教学车辆性能完好,达到教学和安全行车的要求。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学车辆档案,并保存至车辆报废后1年。
第四章 学员与教练员
第二十三条 需要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人员,应当到具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在报名时填写学员登记表,并提供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参加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能力培训的人员,除提供上款规定的材料以外,还应当同时提供驾驶证和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 学员有权选择培训时间和教练员,对培训机构和教练员的违法行为有权投诉和举报。
第二十五条 学员应当遵守培训机构的管理制度,爱护教学车辆、教学设施和设备。
第二十六条 培训期满后,学员应当参加结业考核,考核合格的,由培训机构向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学员办理机动车驾驶证考试手续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查验培训记录。
第二十七条 教练员从事教学活动时,应当随身携带教练员证。教练员证不得转让、转借。
第二十八条 教练员应当按照准教类别和车型从事教学活动,如实填写教学日志和培训记录,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和学时,接受机动车驾驶新知识、新技术再教育。
第二十九条 教练员不得酒后教学或者让学员单独驾驶教学车辆,不得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评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情况和质量信誉考评情况。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对受理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