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应急演练,特别是野外应急实战卫生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全面提高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举行野外生存演练、现场考核等方式,在全省广泛开展卫生应急队伍大练兵,不断提升各级卫生应急队伍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培训规划,强化分类培训,同时侧重举行以实战能力为核心的专项培训,提高实地实战能力。
四、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继续推进与环保、农业、林业、工商、安检、检验检疫、交通、宣传等部门的合作,及时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切实加强粤港澳和泛珠三角卫生应急交流机制建设,协调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信息通报,逐步建立联动配合和相互支持的合作机制。
五、积极开展卫生应急技术研究
鼓励和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不断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卫生应急策略、方法和技术,科学指导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推进我省卫生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
切实加强冬春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对人禽流感、鼠疫、SARS、基孔肯雅热、不明原因肺炎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通过监测开展疫情发生流行的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督导检查,不断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敏感性,提升卫生应急能力。
七、切实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逐步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技术资料和专家库、检验检测方法、现场处置指引、健康教育等资料库。做好重大活动、深圳大学生运动会卫生保障协调工作,做好重大职业中毒、核放射和生化恐怖事故等应急救治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队伍、技术、物资准备工作,确保快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继续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创新储备方式,增加储备物资种类,提高物资快速调拨、运送、装配能力。
八、推进卫生应急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