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统计人员在工作实践的同时,要加强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各单位应重视对统计人员的培养,把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卫生和人口计生统计队伍中来,并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支持统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参加统计学历教育,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技能。广大统计人员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认真完成各项常态性和临时性统计信息工作任务,为领导当好参谋。
四、加强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单位应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加强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从2007年三季度起,国家卫生部要求卫生统计报表实行网络直报,各单位须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保证稳定的网络环境, 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各医院应鼓励利用医院信息网络系统采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尚未启用《广东省医院统计病案管理系统》的部分新开办的民营医院,应尽快向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购买软件并安装应用。我市自2006年建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后,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实现系统自动生成、自动汇总,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进一步改善基层信息网络,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效能。
五、严格执行统计工作规范,保证数据质量
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也是依法统计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务必严格执行《深圳市卫生统计业务工作规范》、《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办法》和《深圳市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口径统一,不得虚报、瞒报、漏报。各单位要建立统计数据质量审核制度,严把基础数据质量关,上报和公布的各类统计资料,须由统计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并经单位领导审核、签名或盖章后,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在信息系统中完成确认和上传操作,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负责。对于全市医院统计检查中发现的统计口径执行不一的问题,应坚决加以纠正,如普遍存在的报表开放床位数与实际开放床位不符的问题,各医院必须重新清点并纠正不实数据,我委将于近期再度核查。
六、加强内部协调,确保统计时效性和严肃性
卫生和人口计生统计数据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数据采集需要多部门合作,同时也要加强部门内部的信息互通,特别是进一步规范医院孕产妇和出生信息的通报渠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体现统计数据时效性,要求医院日常统计报表在每月10日前完成报送。因此,各单位须加强领导,协调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设备、人事、总务等部门,务必在每月8日前向统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确保各类统计报表的及时直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按照《深圳市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规范》的规定按时完成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报送。同时,各单位须加强统计数据的归口管理,不得数出多门,各行其是。我市将设立报表考勤制度并定期对统计工作进行考核、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