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市级监控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市级监控平台运行管理的情况下,逐步将监控体系建设扩大到重点区县;强化减排监管能力建设,提高标准化达标水平。进一步加强燃煤电厂脱硫设施、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将“保运行”作为管理减排的重点来抓。狠抓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火电厂脱硫和企业治污设施的日常有效运行,确保电厂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狠抓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运行和列入国控、省控污染源的人工监督性监测,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考核和运用。
(六)强化考核机制,加大减排资金投入力度
1.强化污染减排考核机制
把污染减排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强化重点企业污染减排管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标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完善政府污染减排考核体系和问责制,对污染减排完成好的区县、开发区及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减排任务没有完成的地区实行预警或区域限批,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2.完善污染减排经济政策体系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将环保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制定有利于污染减排的税收、信贷、贸易、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完善有利于污染减排的价格体系,包括乡镇级的污水处理收费、电厂脱硝政策等促进污染减排。
(七)积极推进污染减排科技创新
开展循环经济、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新型环境问题等环境战略与理论研究,加快污染减排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步伐。启动科技支撑行动,促进高新技术在污染减排领域的应用,增强环境监管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环境科研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污染减排技术与管理人才。
(八)动员全民共同参与污染减排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的作用,突出宣传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污染减排意识;实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树立污染减排先进典型,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减排工作;建立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环境信息政府网站和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环境质量、污染减排进度、环境违法案件处理等环境信息,把污染减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
附件:1.西安市2011年各类减排项目汇总表(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