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生活污染源控制,不断加快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提高治污设施环境绩效
一是不断推进城镇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年内完成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污水处理厂建设;第四污水处理厂二期、第六污水处理厂和草堂工业园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完成土建和部分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5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
二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高陵泾河工业园区、临潼区、周至县、蓝田县、户县等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
三是高度重视污泥的处置。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开展污泥处理示范项目建设,完善污泥处置价格体系,保证污泥得到有效处置。
四是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加快再生水管网建设,提高全市中水回用率。
2.提高新机动车准入门槛,加大老旧车辆淘汰力度,控制机动车新增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达到使用年限的机动车维护治理或者采用排放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规定标准的,不予延缓使用年限;制定全市老旧车辆报废政策,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提出机动车新增控制计划,确保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任务完成。
3.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推行集中供热
一是根据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规划,淘汰小型燃煤锅炉,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以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从2011年起,我市全面启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拆炉并网工作。各区县、开发区逐年下达拆炉并网任务计划,“十二五”完成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拆炉并网工作。
二是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推广气化工程、农村建设沼气、太阳能。
三是全面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工程。所有郊区县和工业园区实行一个热源供热,并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
(四)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总量控制管理体系,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2011年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将农业污染源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
一是加快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二是加大农业污染治理资金扶持资金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五)完成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减排监管能力,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确保污处设施正常运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