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各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书本教材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专项技能培训相结合,培训工作务必做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提高企业班组长和作业人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一般性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可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小手册,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增加培训效果。同时,班组长必须在每个班次前就本班作业的安全要求向操作人员逐一交底,双方签字确认,并计入台帐。当天作业完成后,班组长还应牵头对所属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施工讲评,积极发挥班组长“传、帮、带”的作用。
四是培训考核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企业班组长等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进行年度安全培训考核,不同的培训对象可实施差别化考核,如针对现场一般性操作人员,可采用书面开卷与现场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特种作业等专业性较强的作业人员可采用书面闭卷与现场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企业管理人员可采用书面闭卷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由企业颁发年度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证书。经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现场作业人员方可上岗作业。
五是培训档案要规范。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班组长等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系统,由企业指定专门机构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人员名单、培训时间、培训学时、签到记录、企业编制的培训教材(含多媒体材料等)、考核试卷等相关资料进行存档备查,切实做到培训档案分类管理、培训信息公开透明、档案查询方便快捷。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企业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考核实施动态管理,对未经过企业安全培训的新进场作业人员、转岗人员,要及时组织安全培训,确保新进场作业人员、转岗人员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上岗作业。
工程监理企业要严格检查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持证情况;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企业对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等。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要求施工企业进行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施工企业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