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浇水,要适量追施化肥。追肥量要根据产量水平、地力水平和底肥施用量来综合考虑,科学确定。高产麦田全生育期总施纯氮肥量以14-16公斤/亩为宜,春季亩追氮量一般在7-9公斤;中产麦田全生育期总施纯氮肥量以12-15公斤/亩为宜,春季亩追氮量一般在6-8公斤;低产麦田全生育期总施纯氮肥量以8-11公斤/亩为宜,春季亩追氮量一般在5-7公斤。在上述施肥量的基础下,同时掌握地力高的、底肥施用量多的适当少施,地力低的、底肥施用量少的适当多施的原则。针对今年麦田旱情较重的实际,在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的同时,每亩追施3-5公斤磷酸二铵,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三)加强预测预报,及时搞好病虫草害防治
要密切关注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状况,加强预测预报,重点注意监测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红蜘蛛、吸浆虫、麦田杂草等发生情况,及时进行有效防治,减轻病虫草害危害。
1、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掌握在返青至起身期进行。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在小麦拔节后施药,以防产生药害,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2、提前搞好病害预防。我省麦田容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要提前施药进行预防。在进行化学除草时,提倡除草剂和杀菌剂混合喷施,既除草又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3、切实抓好害虫防治。由于去冬以来持续干旱,有利于麦田红蜘蛛的发生,要注意监测,及时防治。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我省呈加重发生趋势,要在4月中下旬抓好蛹期防治,小麦开花前进行成虫扫残。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
“倒春寒”是我省早春常发灾害。防止“倒春寒”危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倒春寒”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释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倒春寒”危害有很好的效果。
早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能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