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早春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关键措施
针对今年麦田苗情和墒情状况,春季管理必须坚持“以抗旱保墒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巧用肥水,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广中耕锄划技术
早春是协调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下根系和地上植株、温度和水分等各种矛盾的关键时期。中耕锄划可以起到提高地温、促苗早发、保持土壤墒情、促使根系生长和消灭杂草的作用各地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广泛宣传,立即行动,对所有麦田锄划一遍。一般麦田应以浅锄细划为主,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锄划易深。麦田浇水后,在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二)分类指导,科学抓好春季麦田肥水管理
春季第一次肥水运筹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次肥水运筹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小麦个体发育是否健壮、后期倒伏几率大小和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并将最终影响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1、干旱麦田。整地质量差、未浇冻水、跑墒严重的干旱麦田,要利用一切水源,立即抢浇“救命水”。浇水条件差,春季不能保浇第二水的麦田,可随水追肥;能保浇第二水的,可分两次追肥。没有水浇条件的纯旱地麦田,要强化镇压以保墒提墒,并做好趁雨追肥管理。
2、适墒麦田。根据群体大小、苗情长势,可将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分为三类。在春季肥水运筹上,要按照先管三类麦田,再管二类麦田,最后管一类麦田的顺序依次管理。
三类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就是促中小蘖成穗,力争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后期充足的亩穗数。这类麦田要在返青至起身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
二类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方向是“调”,就是通过调控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来争取中大蘖成穗,进而构建合理群体。这类麦田要在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肥水管理,同时掌握群体小的麦田适当提早,群体大的适当推迟的原则。
一类麦田春季管理的主攻方向是“控”,就是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防止后期倒伏。这类麦田春季第一次肥水要推迟到拔节后进行;同时,对于返青期亩总茎数达到了100万以上、后期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要强化镇压防倒,或在起身期至拔节前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以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后期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