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的通知

  --重点发展技术。积极开发生产中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新技术,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再生混凝土、干拌砂浆等建材产品的活化与生产关键技术,高效节能低污染粉磨技术,节能低污染的热加工技术,低品质原料开发与应用(低质原料、废渣作为坯体的陶瓷产品、利用低品位石灰石生产低钙硅酸盐水泥)技术,大规格超薄陶瓷墙地砖生产和制造工艺技术,混凝土骨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等新型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新型建筑密封材料制造技术,复合材料陶瓷砖生产技术,高档复合装饰板材及以高档水泥纤维板为基材的高档装饰板材生产技术,材料装饰和改性技术。
  --示范工程。余热利用示范工程。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纯低温余热发电,陶瓷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玻璃熔窑余热发电。生产废料回用示范工程。大力开展陶瓷废瓷、抛光废渣回收利用,玻璃行业的碎玻璃回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城市建筑垃圾的收集、破碎、分离、筛分、再生骨料粉料制备和混凝土、墙体材料、干拌砂浆等利废建材产品的生产。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泥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我省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专业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收集、分类、运输处理站。在水泥企业建设破碎、储存、输送、计量、喂料系统,并进行窑炉改造,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人造石材示范工程。利用石材边角料、玻璃碎片、砂石料和混凝土生产板材。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平台示范工程。建立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信息、统计、研发、推广、跟踪、监督等服务平台。
  (二)人造板行业
  --发展任务。在胶合板方面,加大桉树木材的使用比例,使桉树成为胶合板的主要代用木材,并为中纤板、刨花板生产提供原料,提高代用树种比例和回收利用率。在中纤板、刨花板方面,加强对废旧家具、农业废弃物、木材生产和加工过程的“三剩物”、次小薪材等资源的优化利用。发展高效木材加工企业,提高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率。重点培育和发展刨花板大中型企业,对已有小型企业进行整治、扶持与兼并,提高生产能力。推进人造板改性的研究开发。鼓励企业加强对人造板防腐、防虫、防霉、干燥、耐燃等技术的研究,提高其耐久性和使用价值。
  --区域布局。人造板企业区域布局。新建人造板企业尽量选址在接近林木原料基地建厂,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可以建设小型木片厂。在不影响环保的前提下,收购城市废旧木料作循环使用的,可以在城市郊区建厂。废旧木材回收区域布局。规范废旧木材的回收渠道,建立废旧木材和废旧木制品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培育木材旧货市场。在废旧林产品集散地,建立以废旧木材和废旧木制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加工厂,开展废旧木材综合利用。选择广州、佛山、东莞等3-5个城市作为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试点城市,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废旧木材回收利用体系。选择3-5家大型木业企业集团,作为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试点单位,开展废旧林产品回收利用规模化生产(人造板)示范。
  --重点发展技术。开发数控化机械切片、粉碎及质量检测设备技术、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高温蒸气密闭处理系统制造“自胶结”人造板技术、木材代用品及优化木材消费结构技术、人造板改性工程技术。
  --示范工程。利用麦秆和稻草生产人造板示范工程。研究、设计适合利用我省麦秆和稻草等纤维的生产线,形成规模后,在其他人造板领域逐步推广使用。人造板生产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发展自动化程度高的新设备新技术,通过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和精度。人造板改性研究示范工程。加大对轻质纤维板、定向刨花板、木丝板、单板层积材、层积木等产品及人造板防腐、防虫、防火等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木材代用品示范工程。加速研发和生产以塑代木、木塑结合等新产品,节约和代替木材使用。高温蒸气密闭处理系统制造“自胶结”人造板技术示范工程。
  (三)再生资源行业
  --发展任务。构建运营规范、布局合理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进行分级管理、合理布局,建设包括回收网点、分拣中心(站)和集散交易市场在内的三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适度集中、环境友好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体系。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或基地,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建立上下游企业相互衔接、共生代谢、环境友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构建标准完善、结构健全的再生资源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制定科学的再生资源技术标准,建立认证和标识制度,促进再生资源产品安全、有序流通。构建功能完善、高效多元的再生资源产业服务体系。建立省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利用互联网构建省级再生资源的市场、产品和技术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再生资源产业的投融资新机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信用评级制度。
  --区域布局。中期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地域分布的现状为基础进行区域布局。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铜、铝、钢铁等)以清远、汕头、肇庆、佛山、江门和湛江为重点区域。废塑料回收利用以清远、肇庆、湛江、揭阳为重点区域。废纸回收利用以东莞为重点区域。羽毛回收利用以湛江、阳江为重点区域。废家具回收利用以顺德为重点区域;长期重点考虑将珠三角的再生资源利用中小企业逐步转移到珠三角周边以及粤东和粤西地区。
  --重点发展技术。开发废弃线路板全值化清洁生产技术,有色金属、贵金属回收深加工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环保型废旧线缆回收利用集成技术,环保型废弃橡胶制品高值化利用集成技术,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再生资源原料、加工利用和产品技术标准和规范。
  --示范工程。惠州市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工程。2010年实现处理废物126万吨。其中废旧汽车5000辆/年,废旧金属24万吨/年,废旧电子电器34万吨/年,废玻璃、废纸40万吨/年,中远期总产值达500亿元。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工程。规划到2012年,实现处理各类再生资源180万吨,产出各类再生原料170万吨,总产值35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汕头贵屿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利用示范工程。2010年全镇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利用总量达100万吨,产出再生原料96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6%。东莞中堂造纸产业示范工程。规划容纳造纸企业20家,年造纸能力约400万吨,年总产值达到150亿以上。肇庆亚洲再生金属产业示范工程。规划年处理15万吨以上再生塑料原料、15万吨以上废铝料、45万吨以上废铜料、15万吨以上废钢铁料,实现年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吴川市再生资源示范工程。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年收购废旧塑料及废旧金属30多万吨,年总产值约20亿元。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