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综合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省中小企业较多,布局分散,资源集约利用难度大,大部分中小企业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液、废气只做无害化处理,未能深度综合利用,总体上综合利用率偏低。
(二)资源节约、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地方政府及企业对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等反向物流建设重视不够程度,没有把资源综合利用看作是资源供应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利用,重外延、轻内涵,重粗放、轻集约的传统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优惠政策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源综合利用缺乏产业规划指导,优惠政策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产品的扶持力度不够,与资源综合利用密切相关的标准化、统计、计量、考核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覆盖全省的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网络尚未建立,使得资源综合利用缺乏政策的积极扶持和信息的及时传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推进。
(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和工艺装备落后
我省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具有突出示范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对一些行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构成技术瓶径。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一些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为骨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综合利用;以建材、人造板、再生资源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食品饮料、医药、森工造纸、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为挖潜对象,积极拓展我省资源综合利用的领域和空间。全面加快示范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在全省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区域布局和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统筹协调、治污增效;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制度保障、政策激励。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省工业生产废弃物可利用量的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的50%以上实现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加速扩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1200家,其中经省主管部门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00家。攻克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和共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建成10个左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材、人造板行业集约化、规模化成效显著,分别建成10个左右产品覆盖面广、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先进的大中型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资源综合利用率比2009年提高10%。
到2020年,我省工业生产废弃物可利用量的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的70%以上实现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利用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建成15个左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材、人造板行业分别建成20个左右产品覆盖面广、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先进的大中型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资源综合利用率比2015年提高8%。具体行业规划指标见下表。
具体行业规划指标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9
| 2015
| 2020
|
1.钢铁行业
|
铁矿共生伴生矿综合利用率
| %
| 30
| 60
| 70
|
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
| %
| 20
| 40
| 60
|
各种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率
| %
| 90
| 95
| 100
|
各种余热余能综合利用率
| %
| 40
| 60
| 75
|
固体废渣综合利用率
| %
| 80
| 98
| 100
|
冶金工业粉尘综合利用率
| %
| 75
| 95
| 100
|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 %
| 92
| 97
| 98
|
消纳社会废塑料
| 千克/吨铁或吨焦炭
| 0
| 8
| 10
|
2.石化行业
|
硫铁矿采矿损失率
| %
| 8
| 5
| 3
|
选矿硫资源回收率
| %
| 78
| 85
| 88
|
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45
| 60
| 70
|
二氧化碳回收量
| 万吨
| 20
| 40
| 50
|
烟气脱硫率
| %
| 85
| 90
| 93
|
污水排放量
| 万吨
| 4700
| 3290
| 2630
|
3.电力行业
|
|
|
|
|
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0
| 80
| 200
|
沼气发电年利用量
| 万立方米
| 0
| 3
| 18
|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
| 万吨
| 0
| 100
| 200
|
城市生活垃圾用于发电无害化处理率
| %
| 30
| 60
| 80
|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 %
| 65
| 75
| 80
|
油页岩矿区年生产量
| 万吨
| 10(2005)
| 800
| 1000
|
4.有色金属行业
|
矿产品资源总回收率
| %
| 70
| 75
| 80
|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 %
| 40
| 45
| 50
|
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比重
| %
| 90
| 95
| 95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
| 55
| 65
| 80
|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
| 45
| 65
| 70
|
各类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品年产值
| 亿元
| 21.5
| 60
| 80
|
5.建材行业
|
工业废弃物利用量
| 万吨
| 3500
| 6000
| 12000
|
其中:粉煤灰利用量
| 万吨
| 2000
| 2600
| 3000
|
生活污泥利用量
| 万吨
| 20
| 320
| 520
|
陶瓷废渣利用量
| 万吨
| 30
| 280
| 500
|
建筑垃圾利用量
| 万吨
| 0
| 500
| 1000
|
生活垃圾利用量占排放总量比例
| %
| 0
| 20
| 50
|
余热利用量
| 万吨标煤
| 60
| 130
| 180
|
6.人造板行业
|
胶合板桉树利用量
| 万立方米
| 210
| 383
| 580
|
胶合板剩余物回收利用量
| 万立方米
| 43
| 213
| 380
|
纤维板废旧林产品利用量
| 万立方米
| 340
| 600
| 710
|
刨花板废旧林产品利用量
| 万立方米
| 200
| 297
| 491
|
胶合板桉树利用率
| %
| 30
| 45
| 50
|
胶合板剩余物回收利用率
| %
| 20
| 25
| 31
|
纤维板废旧林产品利用率
| %
| 60
| 68
| 80
|
刨花板废旧林产品利用率
| %
| 80
| 85
| 90
|
7.再生资源(注:全部为省内利用量和利用率)
|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
| 万吨
| 1823
| 3380
| 5060
|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
| 亿元
| 700
| 1400
| 2700
|
含铜、铝废料回收利用率
| %
| 80
| 90
| 98
|
废钢铁回收利用率
| %
| 85
| 90
| 98
|
废塑料回收利用率
| %
| 80
| 90
| 96
|
废纸回收利用率
| %
| 90
| 95
| 98
|
8.食品饮料、医药、森工造纸、纺织服装
|
食品行业废料综合利用率
| %
| 50
| >60
| >70
|
医药行业废水回用率
| %
| 70
| >80
| >90
|
医药行业废渣综合无害无毒化处理率
| %
| 80
| 90
| 100
|
纺织行业废水回用率(%)
| %
| 10
| 25
| 60
|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回用率
| %
| 75
| 80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