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独特生态资源产业。依托人参、矿泉水、梅花鹿、林蛙等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坚持特色化,推行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实现规模化。抓住国家人参药食同源试点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培育“长白山人参”品牌,打造千亿元产业,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矿泉水资源,依托骨干企业,加快能力提升,开发高端产品,积极推进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国际化,建设中国优质矿泉水产业基地,到2015年,矿泉水产能突破1000万吨。加快梅花鹿良种繁育,提高优质种群比重,强化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生物工程和先进分析检测等技术,开发鹿系列产品。加快建设林蛙良种繁育基地,深度开发功能食品、营养保健、美容养颜等产品。加快提升林产工业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专栏五:
  特色资源产业重点项目

  名称

  重点项目

  2015年主要目标

  优势矿产

  资源产业

  重点实施吉恩镍业年产2万吨镍深加工1万吨电池材料、大黑山钼业扩能改造、天池矿业小城钼矿2万吨钼精粉、白山镁谷20万吨镁合金、通化祥元镁业5万吨镁合金及压铸件、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200万吨生态产品等项目。

  投资100亿元,有色金属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硅藻土生态产品200万吨,建设镍钼深加工基地、硅藻土精深加工基地,打造金属镁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

  

  

  

  

  

  

  

  

  

  

  

  

  

  

  

  独特生态

  资源产业

  人参产业:

  加快推进抚松、集安新开河、敦化敖东、靖宇、延边雄风、长白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实施紫鑫药业人参精深加工、延边初元药业人参酵素深加工、大明人参种植基地及人参精深加工、集安益盛二醇皂苷注射液、集安新开河人参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敦化敖东人参中药饮片、白山皇封参精深加工、长白加一有机人参、吉林森工修养堂人参健康产业园、东宝人参产业园、桦甸长白山野山参综合开发、旺旺集团人参食品加工等项目。

  投资120亿元,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实现人参产业振兴。

  矿泉水产业:

  重点实施泉阳泉、农夫山泉、康师傅、吴太饮品四个100万吨矿泉水扩建,建设天士力集团20万吨矿泉饮品、延边天池公司120万吨矿泉水、未来趋势200万吨矿泉水等项目。

  投资80亿元,全省矿泉水产能达到1000万吨,把长白山矿泉水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建成全国优质矿泉水生产基地。

  梅花鹿产业:

  重点建设辽源20万只梅花鹿养殖、东丰鹿产业园区、修正生物公司16.75万公斤鹿系列保健品、长双鹿业1850万盒鹿系列保健品、吉春制药2510万瓶鹿系列产品、吉云鹿业鹿系列产品深加工等项目。

  投资80亿元,存栏达到 60万只,形成集养殖、药品、食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林蛙产业:

  建设30个专业化的林蛙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推进白山永利药业林蛙油滴丸综合开发、桦甸隆盛公司北药林蛙科技产业示范园区、集安市林蛙养殖加工和林蛙油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上海康大集团(白山)林蛙产品深加工、吉林长白山生物技术公司(临江)长白山林蛙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与开发、桦甸隆泰林蛙皮胶原蛋白等项目。

  投资15亿元,林蛙年回捕商品量达到7亿只,形成多种林蛙油精深加工产品系列,提高附加值。


第四节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瞄准国际技术发展前沿,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医药产业。依托我省生物药科研及人才优势,促进现有疫苗生产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努力扩大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素等生物技术药物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份额,加快艾滋病疫苗等一批新品种研制及产业化进程,抢占生物医药未来发展制高点。围绕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和基源药物开发,加快实施中药产业推进工程,积极推进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新品种产业化,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化学药物及诊断试剂和现代医疗器械,形成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生物化工产业。按照国家确定的生物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以玉米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依托大成、中粮、嘉吉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开发氨基酸新品种,推进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系列新产品规模生产;加大化工醇下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聚酯产业化;依托长春应化所等科研机构,积极推进聚乳酸生产技术及应用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非粮原料替代,重点开发秸秆制糖、秸秆化工醇、秸秆丁醇等非粮生物化工技术,加快中试和产业化,实现我省非粮生物化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紧跟国际前沿,进一步突破汽车电子、光电子、电力电子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扩大产业规模。推进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园建设。抓住一汽集团扩能契机,加大在车载电子产品、车身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等方面研发力度,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以半导体发光器件、激光产品、光电仪器与设备和国防光电子为重点,加快LED高端显示和专用照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全固体激光器等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大力提高光电子终端产品比重,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军品转民用。以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智能电网监控设备、电机节能装备等为重点,拓宽应用领域,形成器件-模块-装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电力电子产品向高端、系统、规模方向发展。以下一代通讯网络、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为重点,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成果转化,加强产业融合,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托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碳纤维等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快聚酰亚胺、高性能聚乙烯-聚苯乙烯树脂、稀土异戊橡胶、聚苯胺等产业化;突破工业用碳纤维原丝合成及碳化关键技术,加速形成万吨级生产规模,加快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进程,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推进纳米碳酸钙形成规模化、系列化,支持石塑、木塑材料产业发展,拓宽市场应用领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战略投资者,研发生产硅藻土、高纯硅材料等特色高端产品。加快镍、钼、镁及合金的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研发,形成千吨以上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性能汽车用钢、大截面铝合金型材,满足汽车、高速轨道客车等应用需求。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积极促进风电、生物质能、光伏、核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开发2.0兆瓦以上的大型风电机组和AP1000核电主管道,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一汽等企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各类要素集聚和资源有效配置,重点支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加快一汽大众新宝来纯电动轿车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体系;围绕整车需求,突破电池、电机、电控关键技术,加快开发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动力控制系统、整车管理系统、动力电机、车用开关及控制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推进产业化进程,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抓好长春“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加快新能源汽车设施建设,构建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提升新型城轨核心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加快长春轨道客车产业园和辽源高精铝配套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轨道客车配套产业,建设国际一流轨道客车生产基地。推进农机、换热器、起重设备等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我省在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和产品制造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围绕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特色产品,奠定产业基础。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在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等领域推广应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城市建筑废弃物、粉煤灰、汽车零部件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加大力度研发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脱硝、脱硫等技术和装备。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专栏六: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名称

  重点项目

  2015年主要目标

  医药产业

  长生科技、长春祈健、长春生物制品所等流感、狂犬、乙肝、甲肝、水痘疫苗改造扩能;

  长春海伯尔公司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项目;

  长春金赛长效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水针剂产品扩能;重组人胸腺素Tα1、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等产业化项目;

  辽源博大伟业重组人改白介素项目;

  长春中古海伯尔Hib疫苗、丙肝疫苗生产基地;

  敖东集团、益盛药业、华康药业等企业,人参皂苷Re片、20(s)-Rg3抗病毒眼膏、参芪灵芝颗粒、乙肝扶正胶囊等项目。

  修正集团、通化东宝、万通药业等企业,肺宁冲剂、镇脑宁、万通筋骨片等2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质量控制示范项目。

  投资200亿元,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翻两番,实现产值1800亿元,其中,现代中药产业1100亿元、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等产业150亿元。

  生物化工

  产业

  长春大成50万吨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精深加工生产线以及100万吨秸秆制糖生产线、300万吨植物多元醇,吉林燃料乙醇10万吨秸秆燃料乙醇,松原来禾100万吨农业废弃物生物炼制等利用秸秆原料替代玉米生产线建设项目。

  投资500亿元,实现产值1500亿元。

  信息产业

  光电子:

  长春新产业公司高半导体固体激光器项目,长光数显公司绝对式位移光栅尺项目,长春希达公司LED显示及照明项目。

  投资20亿元,产业规模翻两番以上,产值达到300亿元。

  汽车电子产业:

  长春启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平台项目,航盛宏宇、长春凯利、四平德科等,MOST总线、CAN总线、ESP系统、数字化仪表等项目。

  投资30亿元,产业规模翻一番以上,产值达到500亿元。

  先进装备

  制造业

  轨道交通装备: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园、轨道客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长春轨道客车装备公司搬迁、华信装备制造集团城轨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投资60亿元,形成年产铁路客车500辆、高速动车组1200辆、城轨客车1200辆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300亿元。

  风电装备:

  华锐风电(吉林)200台套3MW风电机组、三一电气(通榆)各类风力发电机组700台套和叶片1000套、国电联合动力400台3MW风力发电机组、中材科技(白城)500套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兵装集团600台(套)风电机组、中国北车(松原宁江)600台风机装备等项目。

  投资130亿元,生产能力将扩大到400万MW,实现产值260亿元。

  新材料

  产业

  碳纤维:

  中油吉化、中钢吉炭、吉林碳谷、吉研高科等骨干企业,建设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2000吨碳纤维原丝、50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及500吨碳纤维及制品等项目。

  投资30亿元,实现产值200亿元。

  有机高分子材料:

  吉林高琦聚酰亚胺纤维、吉大赢创高性能聚芳醚类特种工程塑料、吉林正基导电聚苯胺等项目。

  投资50亿元,实现产值500亿元。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重点建设大力纳米公司10万吨纳米碳酸钙、华夏石头纸业30万吨石塑材料等项目,推进白山硅藻土产业园、光伏材料产业园建设。

  投资70亿元,实现产值200亿元。

  新能源

  汽车产业

  一汽大众新宝来A、A0、B级系列纯电动轿车项目,一汽轿股奔腾B50、B70插电式混合动力、红旗混合动力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项目,中航集团、北方凯达、辽源汇丰、一汽启明、吉林华微等企业,动力电池、整车管理系统、动力电机及控制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车用开关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项目。

  投资13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万辆以上,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占全省整车比重5%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


第四章 推动提速升级,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广纳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推动服务业向集群、特色、现代方向转变。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

第一节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突出为重点产业服务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业产业链,推动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融合。

  现代物流业。依托我省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消费市场需求,沿主要交通干线和节点城镇,布局建设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构建国内外联通、产业行业互动、第三方物流为骨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石化、农副产品、生物医药、粮食、轻工纺织等大宗商品的产业物流,建设18个现代物流园区和78个物流中心,新建四平公主岭大岭汽车物流园区,开辟吉林-长春-四平汽车物流专用通道,打造国际性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物流配送枢纽。完善和加快8个陆(空)港建设,依托珲春、图们等沿边区域和边境口岸,发展跨境物流。加快培育A级物流企业,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和标准,打造现代物流品牌。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设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到2015年,全省物流增加值达到11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金融服务业。实施金融业创新拓展计划,加快金融创新与开放步伐,按照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种类齐全、定位明确、竞争充分、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架构。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法人银行机构多层次银行业组织体系。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完善运营机制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创新。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推进吉林银行跨区域发展和上市经营。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东北证券加快发展,推动吉林信托资产重组,支持吉林信用担保投资公司集团化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加强对上市企业的政策支持,实施“吉林省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到2015年全省企业境内外上市总数量达到70家,比“十一五”末期增加27家。建立完善的保险业新格局,重点完善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和都邦财产保险公司治理。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网络金融、金融服务外包等新型金融业态,积极开发信托新型产品。全力推进“诚信吉林”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到2015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力争超过600亿元。

  信息服务业。强化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服务支撑,提高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鼓励制造业生产、工艺、管理、营销等关键环节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推进制造业设计、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农业生产服务的信息系统集成、网络技术服务、软件研发生产等业务。以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发展面向农业科学种养、农产品流通、灾害防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信息服务业,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质优价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加快推动以互联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发展,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商贸流通各环节的全程控制和管理。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加快信用担保、物流信息、电子认证、产品测评检测等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以软件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外包、呼叫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外包业务,建设长春、吉林和延边3个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在扩大消费、吸纳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产品供给,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商贸流通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业,优化城乡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发展城市核心商业区、城郊商业和小城镇商业中心,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和现代商贸业集聚区。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连锁销售等新型业态,支持社区便利店和中小型超市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务。

  家庭服务业。以改善民生、方便群众、提高质量为宗旨,积极发展关系民生的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医疗、休闲娱乐、养生健身、生活咨询等服务业。突出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加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劳动素质,形成覆盖全省的家政服务培训网络,搭建家政系统管理平台,发展“吉林大姐”、“吉林保安”等知名家政品牌。培育老龄服务产业,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的投入,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经营管理。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健康产业。

  房地产业。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立足保障基本需求,推动合理消费,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改善民生、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能力强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保障性住房全覆盖,全部解决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家庭的住房困难。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适度发展高档住宅和小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保障和市场供应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到201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三节 突出发展吉林特色服务业



  发挥长白山品牌和鲜明的东北地理气候、民族民俗、科教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有吉林特色的服务业。

  旅游业。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深度发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等相关产业融合,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精品线路,提升整体服务功能,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突出生态、冰雪、特色文化、世界文化遗产、边境等主题,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延边中国朝鲜族风俗风情园、莲花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开发区和国际中央休闲区等100个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长春、吉林、延吉等旅游目的地城市,着力推进旅游营销创新工程,完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跨国旅游、红色旅游为一体的10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9个旅游业省级集聚区。加强吉林特色旅游形象设计和宣传,提升吉林旅游品牌影响力。着力推进旅游服务提升工程,建立区域性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完善游客集散、救援、投诉等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动经营权市场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200亿元,实现翻两番。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