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拓宽市民了解、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渠道。由市府办公厅会同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加快整合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建设完善全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除涉密会议外,大力提倡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并逐步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向公众公开。
五、继续深化街(镇)政务公开
全市各街(镇)要继续大力推进本街(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工作,并在2011年底前完成其目录和指南编制,向社会发布。同时,要加强办事窗口的软、硬件建设,推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进一步完善“察民情、知民意、聚民智”的工作机制和群众来信、来函、来电受理、转办、回复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与辖区内居民沟通互动的形式,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
六、进一步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市属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全面规范和监督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要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进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市属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监督考核。要拓展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领域,丰富公开形式,抓好办事公开载体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七、加强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及监督考评
(一)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与市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办公室要紧密合作,会同市法制办、国家保密局、档案局、科技和信息化局、政务办以及市属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组成培训工作小组,分工合作汇编培训教材,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街(镇)政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涉及民生重大事项决策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化方面的业务培训、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工作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市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评议的工作力度,会同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成考核工作组,根据《广州市政务公开考评办法》(穗府办〔2004〕50号)相关规定,结合中央、省、市政务公开工作有关要求,完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量化标准和考核方式,组织对全市各有关单位2009年至2011年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考评。同时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强督促整改,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