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进一步扩大区域协作的意见

  4.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思想观念对接为先导,以产业、项目、市场对接为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先易后难,大胆探索,逐步推进,分步实施,把对接海西经济区、扩大区域协作工作落到实处。

  二、目标定位

  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海西经济区,扩大区域协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广东省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先行地、海西经济区城市群融入珠三角的转承地和物资聚集地、海西经济区旅游的首选地、闽粤赣浙地区和台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海峡客家文化交流的示范地。

  三、工作重点

  (一)超前开展规划、政策对接与协作。

  1.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争取将我市纳入海西产业发展及大交通、大物流、大旅游等总体规划。(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旅游局)

  2.将对接海西经济区、扩大区域协作纳入“十二五”规划。在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时,充分考虑周边发展态势、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扶持政策、重大项目支持等因素,把握与海西经济区共同发展的机遇,明确区域协作思路,体现“快发展、高增长、跨越式”目标。(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局)

  3.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加强与海西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划中的沟通、协作,超前开展衔接。(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

  4.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借助《意见》的实施,参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与海西经济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主动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倾斜政策。(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外经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台务局)

  (二)加快产业对接与协作。

  1.加大工业产业对接与协作力度。发挥烟草、电力、矿业、汽车配件、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优势,提升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强化与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协调,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参与海西经济区的重大资产重组、并购,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培育绿色现代产业,逐步建成全省重要的卷烟生产基地、电力生产基地、多金属加工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和电子信息(电声)产业基地。积极承接海西经济区产业辐射和转移,鼓励我市中小企业为海西经济区大企业搞配套,建设面向海西经济区的工业配套基地,形成跨区域产业链。按照“抢占上游、巩固中游、谋取终端”的思路,全面提升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经济开发区、梅州蕉华工业园的产业集聚水平,加快建设县域特色园区,重点加强汽车、电子、机械、石化、轻纺、建材等产业对接,吸引海西经济区大企业来我市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产业对接走廊,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合理布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市招商局、梅州高新区管委会、梅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梅州市蕉华工业园管委会、梅州供电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