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2010-2011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节水灌溉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节水型农业为目标,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为核心,加快实施以管灌和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用水双控、计量到户、节奖超罚、民主管理、市场激励、群众参与”的节水管控模式,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渠道防渗化、果树微喷化、大棚滴灌化、管理现代化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全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1.45万亩,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灌区建设工程。按照“两改一提高”的要求,大力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不断深化灌区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完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参与灌溉管理的社会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事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冶河、绵河两条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与信息化工程建设及计三渠的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改造项目,全年完成干支渠防渗55.5公里,清淤沟渠867.25公里,改善灌溉面积7.5万亩。

  (四)水土保持工程。开展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采取工程、生物、耕作等综合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加强封禁保护,促进植被恢复。加大“四荒”治理开发力度,重点实施梯田、小型蓄水引水、沟道坝系和造林整地等工程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项目建设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51平方公里。

  (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按照《石家庄市2006-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依托国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代农业、农资综合补贴和市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重点抓好以高效节水、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小型水源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创新“民办公助”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规范建设程序,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六)防洪保安与抗旱水源工程。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综合整治建设为重点,依据有关规划,认真做好前期工作,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严格工程建设程序,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努力实现防洪、蓄水、环境、旅游、土地开发统筹兼顾、人水和谐的目标。同时加大集雨、水池水窖等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对现有的小型水源工程进行整修配套与节水改造,努力提高蓄水能力。全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7座,整修堤防20公里,兴建各类小型抗旱水源工程3349处。

  三、主要措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