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二)竞技性体育比赛取得较好成绩。近年来,随着我市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残疾人竞技性体育比赛也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全市选拔了9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江苏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田径、游泳、举重、乒乓、羽毛球和聋人篮球、坐地排球、盲人门球等比赛,共夺得金牌19枚、银牌9枚、铜牌22枚,取得了金牌数第4、总分第6名的成绩。吴中区残疾人运动员陆琪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荣获2枚击剑金牌。2008年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残疾人组比赛,是我市历届残疾人运动会中参赛人数最多、项目最全的一届运动会,共进行8个大项、170多个小项的体育比赛,历时6个多月,参赛人员多达800多人次,整个赛事共产生金牌175块,银牌86块,铜牌59块。

  总体看,我市在残疾人群众体育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残疾人竞技体育上还比较薄弱,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没有苏州籍运动员参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各级对残疾人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到位;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残疾人体育经费还没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残疾人运动员总量少,尖子运动员更少,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培训难度大,总体实力不强。这与苏州的经济社会率先发展不相适应,与苏州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苏州残疾人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快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改善残疾人竞技体育状况,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进一步明确下一个奥运周期(2009~2012年)我市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下一个奥运周期,我市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和组织,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残疾人体育人口达到30%以上,特奥、聋奥、残奥竞赛项目不少于50个,每年举办专项性体育活动不少于20次;加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根据残疾人运动特点,提供必要的体育训练场所和指导,城市每5万残疾人至少拥有10个残疾人专用或挂牌体育场馆为其提供优惠或免费服务;力争在2010年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团体总分"进位争三";在2011年全国残运会上有更多苏州籍运动员获得奖牌;在2012年伦敦世界残奥会上有苏州藉运动员参赛并夺牌。

  三、推进全市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1.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要性。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彰显人权保障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重要平台。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体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激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