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关于实施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强核心工程”的意见
(乐发〔2010〕3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强新时期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实施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强核心工程”的意见》(琼发[2009]17号),县委决定,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实施“强核心工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任务,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继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力推进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强核心工程”,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普遍实现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强、党员“双带”能力强、镇党委“龙头”作用强的目标,使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我县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村党支部核心领导地位。
1、从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入手,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
(1)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做好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一是注重从优秀的现任村干部中选拔培养村党支部书记,解决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领导能力不强的问题。各镇党委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优进拙退”机制,通过考评、组织调整等措施,坚决把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调下来,把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优秀现任村干部选配为村党支部书记。二是注重从返乡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解决村干部队伍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各镇党委要认真实施《加强返乡大中专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意见》,建立返乡大学毕业生人才库,深入推行“三三机制”,即把优秀的返乡大学毕业生培养为党员、培养为后备干部、培养为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争取经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一村至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三是注重从农村致富能人、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解决村干部队伍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各镇党委要掌握一批致富能人、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退伍军人名单,注重把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四是注重选派优秀的机关企事业干部到农村任职(挂职),解决部分村干部队伍人才不足的问题。各镇党委每半年要向县委组织部上报需要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挂职或任职的数量,经县委组织部审核批准后统一安排选派工作。同时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五是探索推行跨村任职,解决部分村党支部班子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各镇党委可根据实际,从相邻的村选派能力强的村干部到两委关系不协调、财务管理混乱、社会治安不稳定、宗族宗派势力干扰明显的村担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提高重点难点村“两委”班子治村理事的能力。六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各镇党委要认真执行《乐东黎族自治县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花名册和档案,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培养3名后备干部特别是注重培养和招聘返乡大学生后备干部,并安排他们担任支书(主任)助理、文书、治安信息员、调解员等职务,为村级班子建设聚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