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增强保障能力为基础,营造林业良好发展环境
(十九)强化投入保障。继续争取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以及中央和省重点产业发展的投入,积极拓展重点森工企业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林区道路、森林防火、森林经营等领域的投入渠道。积极开拓林业信贷、担保、抵押、上市等各种投融资业务,通过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广泛吸收国际组织及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领域。加强林业“两金”的增收管理,确保林业专项资金应收尽收、应缴尽缴、管好用好。组织开展对20个县退耕还林直补资金兑现情况、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稽查,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和发挥投资效益。
(二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培育或引进高档、名贵树种,制定城乡绿化、生态景观建设与评价标准,扩大生态建设成效。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完善林业监测体系,加强对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监理。做好25个林业产业强县的科技帮扶工作,加强对油茶、核桃等木本粮油的科技支撑,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对林业生产的贡献率。
(二十一)强化种苗保障。继续做好《
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抓紧拟定《四川省林木良种补贴办法》。围绕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双低林”改造、产业发展等造林需要,做好种苗生产和调剂工作。狠抓种苗质量监督,强化良种基地管理,狠抓良种选育和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良种补贴制度。加强引种管理,规范引种行为,重点做好油茶种苗生产管理。分树种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促进乡土树种开发。
(二十二)强化政务保障。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信息、调研、督查、办文、办会、档案、后勤等工作。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机关节能降耗(减排)工作,不断提升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林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完善“两集中、两到位”的体制机制。加大林业政务信息报送力度,积极推进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巩固敬老创模成果,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各项政策。
(二十三)强化宣传工作。围绕生态修复重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做好纪念西部大开发10周年林业建设成效等系列宣传活动,争取在中央、省级以上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刊登(播出)2000篇(条、部)四川林业新闻(消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