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支持和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完善鼓励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机制,财政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补助土地流出户和实施连片流转的村(居),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率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到2010年,示范点镇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全面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
2.支持示范点镇区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确保示范点镇区幼儿园、托儿所建设达到市标准。
3.按照市农村文化室示范点"六有"要求,高标准建设农村文化室。
4.高标准建设"农家书屋",条件成熟的示范点镇区抓好图书分馆建设。推行市图书馆、镇区图书分馆、村农家书屋三级"总分馆"制,到2012年,实现农家书屋与市、镇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一卡通"服务。
5.推动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大力开展特色博物馆建设,支持推动小榄镇菊花、陶艺博物馆,沙溪镇服装博物馆,三乡镇明清家具、有孔虫、宝元鞋类系列博物馆等特色博物馆建设。
6.支持示范点镇区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科学高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
7.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引导优秀医务人才到社区服务,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到2012年,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四)率先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1.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安置和鼓励农民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制度和机制,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支持南头镇、沙溪镇建立区域性的人力资源市场及工业园区培训鉴定基地。
2.加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力度,火炬开发区、南头镇、沙溪镇加快农保向城保转换衔接,推进城乡劳动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
3.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到2012年,示范点镇区率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
4.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完善分类救助项目。到2011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
5.制定低保家庭危房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廉租房制度,逐步推进砖瓦房和水浸房改造工程。加大对实施危房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
6.加快完善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体系、医疗救助信息化建设,到2011年,示范点镇区实现即时救助、救助信息共享。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