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全市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的通知
(亳政办〔2009〕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农委拟定的《2009年全市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九月十五日
2009年全市秋种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方案
为认真实施第五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努力实现全市小麦生产新突破,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目标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小麦高产攻关成果,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到53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全市小麦平均单产再增产1%以上,优质率比上年度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90%。力争明年全市有20个以上的乡镇小麦平均单产突破500公斤,两年内全市有一个县率先实现小麦生产“千斤县”的目标。
二、技术要求
以 “四防”(即防倒伏、防冻害、防病虫、防早衰)为基本要求,重点推广“四项”(优良品种、科学播种、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以强化农机与农艺结合为手段,全面提高播种质量。
三、主攻内容
(一)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抓住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全覆盖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全力推动小麦优质化和主导品种规模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品种选用上,充分考虑“四防”、茬口衔接和避灾高产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优质专用品种的增产、提质、减灾等功能。
(二)切实提高播种质量。根据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掌握好播期,控制好播量。半冬性品种小麦播期一般控制在10月5-20日之间,半冬性偏春品种播期一般控制在10月10日以后。亩基本苗应掌握在15-18万之间,播期推迟播量应适当加大。切实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做到农机农艺协同推进。机播耧行距一般控制在20-23厘米之间,个别品种如矮抗58、周麦16等,可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减行距。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4-5厘米。提高播种质量,还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做到足墒播种。进入主播期,墒情不足时,必须适时进行补水补墒,最好采取先板茬浇水、后整地播种的方式,以保证适期足墒播种,一播全苗。二是旋耕后必须压实土壤。旋耕后播种前必须将土壤压平、压实、压碎,避免土壤暄松,透风跑墒,播种过深。有条件的地区,每隔2-3年要深翻深松一次。三是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四是示范区必须进行土壤药剂处理,控制地下害虫危害。五是秸秆还田必须深翻深埋,全量还田基肥每亩要增施3-5斤纯氮,以调节碳氮比,防止秸秆降解与麦苗争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