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创建旅游乡镇。改善乡镇旅游环境,提升乡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到2012年新增"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4个、"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15家;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向多元化、品牌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9. 创建品牌企业。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旅游企业;充分发挥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功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运能力,力争到2012年,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引导、培育、整合一批重点旅行社,提高旅行社地接业务能力,力争1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培育一批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力争到2012年全市新增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12家,星级饭店床位数达到5000张;培育和引导一批旅游商品企业,全市新增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2家、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企业60家,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5个。
(四)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10. 强化旅游管理服务。转变管理方式,推广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点对点服务等新的服务形式;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建立旅游企业管理服务档案,提高管理服务的有效性、针对性、时效性。
11. 开展旅游行业赛评活动。定期举办"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亳州市景区(点)讲解员大赛"、药膳大赛、亳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开展全市十大景区、十佳旅游管理人员、十大金牌导游、十大旅游技能明星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1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对旅游企业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进行经常性、专题性培训;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实施旅游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五)加大旅游市场拓展。
13. 强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围绕"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温泉之城、长寿之乡"的旅游形象定位,制作亳州旅游宣传片,编制《亳州旅游指南》,出版亳州市旅游交通图、摄影作品集、音像制品、明信片等;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宣传亳州旅游形象,在人口聚集场所设立旅游专用电子大屏幕或电子触摸屏,提升亳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