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创新团队,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团队建设。优先支持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逐步扩大创新团队覆盖范围。创新团队主要承担五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有效承接国家体系的创新成果,加强衔接和配合,充分发挥国家体系对山东农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加强联合攻关和重点攻关,增强新技术对我省优势产业的引领支撑;
三是承担事关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应急性相关技术工作,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基础信息,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公益性咨询和信息服务;
四是建立综合试验站,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熟化集成和转化推广,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产业、带动生产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五是活跃学术活动,促进人才和团队建设。通过项目和任务带动科技资源的纵横交流和配合协作,通过制度建设和绩效考核促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三)基本原则
1.围绕产业需求,突出技术支撑的原则。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技术进步动态和现实技术需求的研究,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产业升级的技术要求,有效配置不同专业领域的优势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合理确定研发任务和示范内容,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高效稳定的技术支撑。
2.坚持承上启下,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密切与国家体系的对接和配合,充分利用国家体系和省外优势资源服务我省产业发展;优先把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纳入支持重点,尽快提升产业技术支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依据生态区域布局建设一批试验示范和成果展示基地,密切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的连接,形成上下贯通、特色明显的省级产业技术体系。
3.重在机制创新,突出资源联动的原则。加强系统化和制度化机制设计,以机制创新促进体系建设。在任务安排上,体现产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以产业技术需求统领资源配置;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促进产业链条和共性专业领域科技资源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共享;在任务执行上,体现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重在调动保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绩效考评上,体现成果的应用导向,注重对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和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人员激励上,体现适度竞争和动态管理,实行体系内外资源的开放流动;在体系管理上,体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分工,建立相互促进和制衡的管理机制。
4.注重稳定支持,突出综合效益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形成责任到人、任务实施、经费支持、科学管理相互衔接的运行格局和长效机制,保障科技人员投入研发工作的时间精力。理顺团队建设与完成国家其它科技项目、研发任务的关系,有效避免专项资金使用与其它科技计划的重复交叉,优化公共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综合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