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推进规模养殖为重点,突破性发展畜牧水产业。一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继续深入推进生猪“万头猪场”养殖模式,肉牛“165”养殖模式和肉羊“1235”养殖模式,确保全市规模养殖早日达到养殖总量的一半以上。二是大力抓好秋防工作。入秋以来,各种重大动物疫病进入高发季节。各地要对照动物防疫“三四五”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并实施六项制度:即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疫情监测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检疫监管制度、联防联控制度、物资保障制度,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疫情,确保不发生疫情蔓延扩散,确保无一例人感染病例出现。三是大力创建畜牧大县。在畜牧大县创建上,我市总的目标是“保四争五”,即保证襄阳、枣阳、南漳、宜城,争取谷城入围。要坚持正确引导、积极扶持和示范带动,结合畜牧大县创建活动,科学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小区,规范培植一批畜牧大镇。全年专业养殖大镇要达到10个。四是大力规范养殖行为。按照养殖小区建设“六统一”的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残留,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质优。按照村容整洁、环境友好要求,结合生态家园建设,采取消毒、发酵和生产沼气、有机肥、复混肥等措施,大力实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做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落后状况。五是大力发展秋冬渔业。大力开展以鱼池标准化改造为重点的秋冬渔业开发,完成“三改一建”面积14万亩,其中改造堰塘5万亩,改造鱼池4万亩,改造小水库4万亩,新建标准化鱼池1万亩。
三、保障措施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秋冬农业开发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抓指导、抓督办、抓协调、抓典型,确保秋冬农业开发各项任务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主体、落实到项目、落实到田块。各级农业、财政、气象、金融、电力、水利、农机、公安、供销、工商、物价、技术监督、新闻宣传等相关部门,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技术指导、金融支持、信息服务、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用水调度等保障服务。要重点做好农资质量抽查,加强对乡镇农资经营网点的经常性监管,杜绝假劣种子、化肥下地。要牢固树立抗灾秋播、抗灾开发的思想,及早制定秋冬可能出现的干旱、阴雨、冰冻等灾害防控预案,做好相应准备;一旦灾害发生,要立即启动预案,进行科学应对。全市将组织四个工作督导和技术服务专班,深入各地督进度、解难题,督办结果将及时通报。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秋冬农业开发的检查督办力度,通过定期督、跟踪督、现场督,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