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组织评审。我局根据各设区市农业局申报材料组织审核评定,确定表彰名单。
㈢网上公示。12月上旬,我厅完成对各设区市上报材料的审核及评选工作,并将表彰结果在江西农业信息网上予以公示。
附件2:
江西省2009年粮油高产奖评选细则
为了规范和指导各地粮油高产竞赛活动评选具体工作,根据《江西省2009年粮油高产竞赛活动方案》,制定如下评选细则。
由省粮油作物局具体负责初评工作,按照以下要求提出评选结果,并将评选结果上报厅领导同意后,确定最终名单。
㈠名额核定。
1、各设区市根据基层初步上报推荐,每设区市推荐名额不多于《粮油高产竞赛活动方案》所确定的各类作物(类型)总名额,取该设区市上报推荐名列前者,参与以下程序;
2、其余农户退出评选。
㈡条件审查。
1、申报农户须符合所列各项条件,尤其是第5、6条;
2、不符合条件农户退出评选。
㈢核定程序
1、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组织申报。由县(市、区)农业局负责,县农技中心或粮油站具体组织。
2、各县(市、区)农业局及农技中心(粮油站)根据农户申报或基层农业部门和干部推荐申报,及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考察。
3、对符合条件且前景看好的田块进行指导、跟踪、评估、筛选。
4、上报设区市农业局,申请现场评估、预测。
5、设区市根据各县(市、区)上报情况,初步填报2009年粮油高产奖申报表(附件3),向省粮油作物局申请组织现场测产。
6、省粮油作物局根据各设区市上报情况,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和测产,并将现场考察和测产结果提交初评组。
7、初评组根据各专家组提交结果,对符合条件的田块从高到低排序。
8、一旦发现弄虚作假,随即中止责任单位所推荐的所有农户的参评资格。
㈣考察和测产要求
1、考察和测产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
2、在省组织考察测产前,应保持整块田内所种植作物完整,即不能拔除、收割植株,更不能在播栽定苗(株)后移入植株。
3、实测产量时,应先除去周边3行(株),且不得与其内混杂,以消除边际效应。剩余全部收割、打晒、称量。
4、专家组应负责并组织测产全过程(包括测前考察、穗粒调查、收割、打晒、称量、记录、报告、签字)。
5、所发生费用由县(市、区)农业局承担。
㈤确定推荐名单。
1、对符合条件的田块,确定粮油各作物高产奖推荐名单。
2、对获奖农户和县(市、区)农业局奖给予适当奖励。
附件3:
江西省2009年粮油高产奖申报表
基本情况 | 种植者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文化程度 | | 年龄 | |
手机 | | 联系电话 | | 家庭人口 | |
主要生产所在地 | 江西省 县(市区) 乡镇场 村/分场 | | | 邮政编码 | |
田块具体位置(四至) | | 申报作物名称 | |
申报作物和田块基本情况 | 申报作物 | 指标值 | 申报田块 | 指标值 | 申报田块 | 指标值 |
本户耕种耕地总面积(亩) | | 耕地类型及肥力水平 | | 当年播度(蔸/亩) | |
本户水田面积(亩) | | 上年同期作物名称 | | 收获日期 | |
本户旱地面积(亩) | | 上年亩产(公斤) | | 当年化肥用量(公斤) | |
申报作物总播种面积(亩) | | 当年实有面积(亩) | | 当年总收入(元) | |
申报作物总产(吨) | | 当年品种名称 | | 当年总支出(元) | |
申报作物单产(公斤/亩) | | 播种日期 | | 当年物资支出(元) | |
| | 移栽日期 | | 当年外请工支出(元) | |
| | 当年播栽方式 | | 当年纯收入(元) | |
测产情况 | 申报田块 | 农户申报 | 乡村基层预测 | 市县初测 | 省组织实测 | 最终认定 |
测产面积(亩) | | | | | |
实测湿重总产(公斤) | | | | | |
实测湿重单产(公斤/亩) | | | | | |
实测干重总产(公斤) | | | | | |
实测干重单产(公斤/亩) | | | | | |
湿重水份(%) | | | | | |
有效穗(株)数(万穗/亩) | | | | | |
总荚数(荚/株) | | | | | |
总粒数(粒/穗或株) | | | | | |
实粒数(粒/穗或株) | | | | | |
千粒重(克) | | | | | |
理论单产(公斤/亩) | | | | | |
审批意见 | 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 | | 村委会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
乡(镇)政府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
县级农业局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
市级农业局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 | | 部门负责人签字: |
单位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