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宣政〔2009〕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宣城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宣城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钢铁产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涉及总量较大,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稳定就业及以商招商、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依据《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宣城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到2020年。

  一、我市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产业现状

  钢铁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近40年的调整、整顿和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调整和发展,现已形成从矿山到冶炼、加工、辅助等工序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为推动和支持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市现有规模以上钢铁企业18户,其中冶炼企业6户。2008年完成生铁62139吨,同比增长34.3%,其中:铸造生铁52818吨,同比增长27.3%;粗钢265991吨,同比增长25.1%,其中:不锈钢27860吨,同比增长32.7%,合金钢100000吨,同比增长233.3%;钢材288679吨,同比增长23.7%,其中:型钢34496吨,同比增长37.8%,热轧带肋钢筋129977吨,同比增长48.9%,热轧光圆钢筋122424吨,同比增长1.2%。完成工业增加值2.9亿元,占全市GDP的0.71%,全产业就业人数0.36万人。

  (二)面临的形势

  目前,影响我市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钢铁产业是规模型效益产业,我市平均年产不足50万吨的产能低于最低经济规模,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行业管理弱化,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与协调,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二是总体竞争力不强。产品品种少,质量档次不高,低端产品比重过大,缺乏中端以上产品的支撑,缺乏骨干企业的带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