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流师资力量
2009年,各地坚持师德为先、师能为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重视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学科能力。另一方面,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壮大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合理流动,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常熟市召开了全市师德建设推进会、出台了师德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沧浪区、金阊区邀请任小艾等教育名家作专题讲座,平江区聘请区人大政协、区纪委、街道办事处、媒体有关人员担任师德建设监督员,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金阊区建立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年度过关制度、在职教师综合素质考核制度和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大赛机制,高新区将教师的育人水平、把握学科能力、政治素养和师德行为与职称评聘、职务任免、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考核挂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昆山市、相城区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以学科建设为纽带,以“学科中心组”为载体,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吴江市借助“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丰富了继续教育方式。太仓市启动了“名师研修班”工程,工业园区开评了“首届十杰教师”,沧浪区评选了小学星级教师和学前教育A级教师,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吴中区、沧浪区组织区域内的名师开设学术讲座、示范精品教学,张家港市推出名师组团式支教新模式,工业园区实行开发区学校和乡镇学校教师、管理干部交流互动,推动区域教师队伍高位均衡发展。太仓市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提供师资保证,化解农村学校学科结构失衡问题;昆山市鼓励昆山籍应届普通高中男性毕业生报考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并与20名报考者签订了资助协议,优化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沧浪区政府坚持继续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奖励教育行政部门评出的区域星级教师;张家港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按照城镇骨干教师奖励金的双倍标准奖励考核合格的农村骨干教师。
二、存在问题
(一)吴江、吴中、相城、高新等地,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日常公用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存在不均衡,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9年,常熟市、吴江市教育费附加结余偏大,工业园区未开征教育基金。太仓市2007、2008年教育费附加结余的7000多万元仍未用于当地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