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宣传培训,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措施。各口岸检查检验单位要充分利用单位门户网站等政务公开平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政策宣讲会,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政策信息和业务指导;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加强对商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四)完善企业分类管理措施,提高对企业分类评定的工作效率。积极推行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提高评定高诚信等级企业(海关A类、AA类,检验检疫一类、二类和免验企业)的效率,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调整管理类别。落实企业通关便利服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适用较低查验率,实施凭《进(出)口货物担保验放清单》先行办理担保验放手续(国家对进出境货物有限制性规定除外),建立和推行企业专员服务负责制;积极争取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探索统一海关、检验检疫对企业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争取在我省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五)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简化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或搬迁的有关手续,便利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公共平台建设;落实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或搬迁海关操作指引,实行内销“预审核”制度,优化审价程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实行网上支付加工贸易转内销货物关税。简化深加工结转和外发加工审批手续,促进保税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优化加工贸易企业风险担保制度,为守法企业提供监管便利。积极支持配合推进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
(六)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采取分类措施,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进出口贸易量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企业分类管理和通关便利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中小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妥善处理企业在定牌加工出口中的侵权纠纷;对蓄意造假进出口侵权产品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二、深化改革,提高通关效率
(七)优化海关通关流程。简化和规范转关监管,加强宣传推广转关便利措施;大力推动卡口联网,在已实现卡口联网的海关之间,对使用驾驶员IC卡和电子关锁的转关车辆,取消《汽车载货登记簿》的人工批注、签章手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转关效能。推行价格预审核制度;进一步推广分类通关改革,简化税费缴纳作业流程,提高出口退税证明联签发效率;进一步规范报关行为,实行担保通关,便利企业货物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