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现创新驱动的要求。要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既有比较优势,努力培育新的创新优势,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五)体现绿色增长的要求。要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体现共建共享的要求。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建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真正落实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
二、编制任务
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加强对重大课题的研究
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对一些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经济结构、科教文化、深化改革、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市发改委已经印发,市发改委业务科室均承担有相应的课题研究,一些涉及深远的重大前沿课题将以招标或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强化总体规划的功能
总体规划纲要是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综合性、纲领性规划,在规划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县区规划,以及制定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十二五”总体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要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主要是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重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要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贯彻落实到具体空间布局中。总体规划不宜设置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指标设置上要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三)做实做深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