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机遇环境良好。晋中市被省规划为晋商特色文化产业中心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财政、土地、金融政策环境良好。全市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多,文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我省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大太原经济圈进程的加快,太旧、太长、大运高速公路,108、207、208国道,南同蒲、太中银、太焦、石太快速客运铁路贯通全境,市城区距太原武宿机场仅15分钟车程,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省城太原、京津地区是晋中文化产业的大市场,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库。
4.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比较好的政策机遇、市场机遇、产业转型机遇,但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考量,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观念相对落后,文化产业知识匮乏,对产业发展规律和运作不太熟悉。二是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监测统计等工作滞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措施不健全;国有文化经营单位市场意识淡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机制比较落后。三是文化产业人才不足。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学历偏低,高级专业人才比例不到10%。懂文化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十分紧缺。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差异化不明显,级次较低。产业主体“大的不强、小的太弱”,规模狭小,发展缺乏后劲。县际之间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5.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文化产业意识,从打造活力晋中、魅力晋中、文化晋中、和谐晋中的战略全局出发,抓住建设晋中北部新城、晋商特色文化产业中心区、休闲旅游城市的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人才、科技、项目为支撑,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把文化创意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6.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机制;坚持实施对外开放、人才、品牌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利用文物资源须文物管理部门许可。
7.发展目标:按照文化晋中建设的战略要求,深入挖掘丰富的自然、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全面推进晋中文化资源品牌化、主体企业化、产业规模化。从现在起到2015年,按每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预期,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6%,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