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的通知
(市政发〔2010〕13号)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已经市政府2009年12月19日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二月一日
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晋中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抓住机遇,使文化产业尽快成长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文化晋中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条件
1.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晋中市历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山西省乃中国北方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市。各级各类文物众多,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5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居全省各市之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历史文化名镇(村)4个。左权开花调、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牛郎织女传说 、形(心)意拳、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寿阳爱社、祁太秧歌、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艺术闻名遐迩。在悠久的历史上人才辈出,涌现出介子推、祁奚、王允、王维、罗贯中、雷履泰、渠本翘等大批历史名人。2006年以来,国家文化部、中国民协先后授予晋中市--中国社火之乡、榆次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介休市--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祁县--全国传统春节保护示范地、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左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榆社县--中国化石文化之乡。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昔阳大寨、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晋中)社火节成为重要的文化名片。
2.发展基础雄厚势头强劲。由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晋中市从晋商文化大院开发切入,抓活动、创品牌、带产业,形成全国知名的晋商文化旅游区,成为山西省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娱乐演出、体育赛事、广告印刷、广播电视报纸、民间工艺、网吧等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各业并举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晋中广电网络公司、平遥文广集团、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乔家大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文化骨干企业崛起。据统计,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占到4.4%,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高于当年山西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