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和培育林业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合理利用,尽快形成有区域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是实现兴林富民的重要途径。要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基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以黄河故道区和沿黄三县滩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林纸林板工业原料林基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7万亩,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带动我市木材加工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值15亿元。以辉县核桃、卫辉鲜桃、长垣葡萄和冬枣、封丘金银花、新乡县黄金梨和城市近郊时令鲜果为重点,新造和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2万亩,总面积达到45万亩,实现年产值10亿元。在长垣、获嘉、平原新区发展花卉苗木0.8万亩,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年产值2亿元。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园区等森林生态旅游基地的建设力度,使全市森林旅游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年产值3亿元。二是在林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扶持长垣县宏力、原阳县宏达、新乡县新亚纸业等林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封丘县金银花精深加工,着力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取得新突破。借鉴原阳、长垣滩区群众林下种植双孢菇、林下养鸡、养鹅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开展立体经营,实现长短互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四是在森林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利用“森林旅游人家”、“林业观光园”、“生态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形式,综合开发以辉县白云寺省级森林公园、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延津黄河故道省级森林公园、原阳博浪沙省级森林公园、卫辉跑马岭省级森林公园、新乡县古固寨生态园区等为重点的南太行山区和黄河故道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生态疗养业,树立优秀生态旅游品牌,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的行业形象和综合效益。
六、加强林业体系建设,提升林业生态市的支撑能力
(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将森林防火责任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狠抓森林消防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修订完善各级扑火预案,努力提高火险预警监测、防控水平和应急能力,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防治网络体系,完成10万亩飞防任务,有效遏制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和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大力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三定”任务,巩固和扩大“三基”建设成果,提高森林公安队伍执法办案能力和警务保障能力,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保护好林业生态安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认真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和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做好林权证发放工作。加强新乡市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乡管理处建设,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有效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
(二)加强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健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林业站为主体,林业协会、林业中介组织为补充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围绕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林木新品种、林业新技术,引进林木新品种10个,推广林业新技术8项。围绕林改后林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林改对科技的新需求,探索科技服务林改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建立延津县林下种草、种药,长垣县林下养殖,原阳县林下种植双孢菇3处科技服务示范园区。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举办科技培训班30场次,培训林农45000人次。做好林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完成制修订林业技术标准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