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2009-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13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结合河南省全科医生培养规划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目标,2009年全市选拔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33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21人、专科生11人),定向培养成人高校学生68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生33人、专科生22人),充实基层卫生队伍。在未来五年时间内,为我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引进研究生50名,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培养引进本科生500名、专科生500名,对5000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到城市大医院进修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全科医师409名,全科护士400名,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的要求。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14建立公立医院支持农村卫生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逐步形成城乡联动、共同发展、协议管理、互利双赢的基层卫生良性运行机制。一是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市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安钢职工总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对口支援一家县级医院、县级中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二是城市二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从市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50名医疗技术骨干,到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城市医院每年每批下派人员不少于5人,支援时间一年为一个周期,一年服务结束后由支援单位进行轮换。三是设立“全市卫生支农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卫生支农专项资金和市政府财政支持,按每人每年18万元筹集,实行专帐核算。通过卫生支农,3年内为每个卫生院建立1-2个特色专科,培养3-5名实用型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提高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15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安排启动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专项建设规划,逐步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和条件。在行政东区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聚集区,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监督中心(所)、采供血机构要达到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和足够的建筑面积,并将其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口和计生委。
  16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制定出台《安阳市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努力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投入补偿政策、基本药物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加强中医基础能力建设,按照《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完成5所县级中医院的建设任务。其标准为:少于60万人口的县级中医院设床位150张,大于60万人口的县级中医院设床位250张,大于100万人口的县级中医院设床位300张。2009年要完成滑县中医院病房楼国债建设工程项目,启动市中医院改造工程,到2011年将全市各县级中医院全部改造一遍。三年内,规范市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中医临床科室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符合标准的中医科和中药房。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四)逐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7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根据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即:在全市启动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落实“降消”项目工作;2009年选择内黄县作试点,为8万多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40一59岁),以后逐年扩大试点县;积极争取我市成为全省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35-59岁)试点;为27万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开展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新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完成1680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爱卫办、市残联。
  18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全额安排。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9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的政策。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五)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19严格核定专业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从本方案实施之日起,冻结全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现有人员编制。有关部门要开展调研,摸清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经费管理形式等情况,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对现有人员重新择优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分流,新增人员按照《安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实行公开招聘。
  责任单位:市编办、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在核定人员编制基础上,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管理办法,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21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和城市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制度。制定分级诊断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依照属地关系,明确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对口支援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医院的执业医师可以把受援单位作为第二个执业地点。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22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情况复杂,按照国家先行试点、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内外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2009年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准备,2011年按照国家要求全面推开。一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明确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主要功能。二是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四是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合并项目等乱收费现象的发生;严禁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杜绝科室承包和各种形式的提成;完善分配制度,杜绝医务人员的工资分配与个人业务收入挂钩的管理办法。五是改革补偿机制,拟订全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有关政策,使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进行补偿。六是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国家建设项目及市级卫生重点项目以及各县(市、区)卫生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加强县以上医疗机构建设,提升我市公立医院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编办、市人事局、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
  23制订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订我市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区域卫生规划。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卫生局。
  二、致力打造五个亮点
  在做好省政府提出的五项工作的同时,要突出抓好五个亮点,即“一室、二区、三院、四中心、五平台”。
  24“一室”,就是建设规范化的村卫生室。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依法管理”的原则,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一所集体所有的标准化卫生室。市政府三年内每年投入400万元,专项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村卫生室建设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要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和财政预算,其投入与市政府形成6:4的比例,村委会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到2011年全面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2010年,全面建立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村卫生室是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派出机构,人员实行“县聘、乡管、村用”、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和零差价销售,业务开展和财务收支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确保实现“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置、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管理规范。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