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贯彻落实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由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3以推动区域经济振兴为目标,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2009年10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100%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成立领导机构,出台实施质量兴县(市、区)战略决定,并召开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市、区)战略工作会议。2010年1月20日前,各县(市、区)均要制定完善质量兴县(市、区)工作方案,明确质量振兴目标、步骤、措施,并全面组织实施。要强化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将质量兴市(县)工作引向深入。
(由质量兴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二)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制定《安阳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对在安阳市登记注册、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进行奖励,引导、激励广大企业改进质量、追求卓越绩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三)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抓紧制定出台安阳市名牌优质产品培育发展规划,对列入规划的产品和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支持。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以中介组织为依托、以质量和效益评价为原则的名牌产生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过硬的名牌优质产品,提升名牌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2012年,力争培育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0个河南省名牌产品,80个河南省优质产品,3件中国驰名商标,40件河南省著名商标,2项国家优质工程,20项河南省优质工程,60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建委、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四)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
1抓紧建立和完善宏观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0年要开展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测评、应用和发布工作,把以质量竞争力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和评价考核体系。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市统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府目标办)
2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加强对区域、行业总体质量状况的分析,县(市、区)质监部门每季度要向本级政府报告一次质量状况,市质监部门每半年要向市政府报告一次质量状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