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年“三秋”工作主要任务
搞好今年“三秋”工作,对于优化茬口布局、实现稻麦两熟高产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今年 “三秋”要切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立足抗灾抓抢收。针对秋季气候多变的特点,做好晴雨两套预案,突出规模经营单位,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抓住季节,适时抢收,确保162.7多万亩水稻颗粒归仓;切实做好优质水稻种子选留、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种子的供应;加强与粮食收储企业协调沟通,确保及时收购,缓解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仓储压力,减少损失。
(二)围绕高产抓抢种。在认真做好挖潜种足、杜绝抛荒的同时,重点突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指导。一要优化作物茬口布局。按照秋播规划,加强引导协调,力争全市绿肥种植不少于50万亩,晚茬口小麦面积控制在60万亩以内,同一作物(品种)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单位(农户)早中晚作物茬口与品种合理搭配。二要积极开展高产创建。认真落实二麦高产创建示范点,全市建不同规模点150个,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集成示范高产技术,扎实推进高产示范创建工作,努力提升二麦生产水平。三要紧扣季节适时播种。立足于抢,力争小麦在11月15日、大麦在11月20日前完成播种,油菜在11月20日前结束移栽,绿肥蚕豆11月10日前、紫云英10月15日前、金花菜10月20日前完成播种。四要精量播种打好基础。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推广精量播种技术,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播栽时间,合理确定播种量,确保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同时及时开好田间沟系,提高种植质量。
(三)不失时机抓抢管。一要抓好麦子、油菜的肥料运筹与草害控制,以及绿肥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查沟补沟、查苗补肥、查草补药。二要抓好在田蔬菜、水果、花卉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管理,并注重产销对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市场供应,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三要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秋冬作物。四要树立环保和节约资源意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焚烧秸秆,优化生态环境,特别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抓好秸秆还田工作。
(四)坚持质量抓抢建。秋冬季是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各地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以及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体系与为农综合服务站等项目建设,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郊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聚焦崇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松江浦南“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