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制定牡丹江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在国家和省统一框架下,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围绕陆海联运大通道,依托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港口群,牡丹江航空港及铁路口岸、公路口岸网络,外引内联,促进“中-外-中”和“中-外-外”的内外贸发展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牡丹江华晟国运物流园区、牡丹江哈达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区、东宁物流园区、穆棱“中俄物流城”、海林国际物流园区、宁安物流园区(含源丰对俄果蔬国际物流园区和鑫淼物流园区)、林口物流园区等为重点的物流园区,努力打造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
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积极争取牡丹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培养外包服务及软件开发人才。加快新闻传媒集团服务外包BPO项目及基地建设,支持绥芬河市发展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务外包企业。
贯彻落实国家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新闻传媒集团为重点,支持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以及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牡丹江会展中心建设,继续举办好木博会、黑木耳节、绥芬河中国名优商品展销会、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中国·牡丹江雪城旅游文化节和中俄木业合作论坛、中俄东宁机电产品洽谈会等展会活动。
大力发展旅游业,研究出台牡丹江市北国风光特色旅游规划。构建以“一城”(即牡丹江城区,建成交通枢纽、宜居城市)、“三区”(即镜泊胜景渤海古国旅游区、林海雪原中国雪乡旅游区、百年口岸国际商都旅游区)为主的十余旅游框架。重点建设镜泊湖风情小镇,推进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林海雪原中国雪乡旅游集合区、镜泊湾国际休闲度假区、威虎山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莲花湖风景区、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中央城市花园、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八女投江”纪念地、东宁要塞等项目。同时,积极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整合开发景区资源,扩大跨区域旅游合作,全面激活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档次,叫响牡丹江的旅游品牌。
(六)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
落实省八大经济区规划。加快煤电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我市俄重油加工、煤化工、油页岩以及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等煤电化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增强我市煤电化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步伐,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内建基地、外建园区,推进牡丹江对俄工业园区、绥芬河海都机电城、东宁进出口加工区、穆棱下城子进出口加工区、海林国际木业城及中俄信息产业园、康吉园区、华宇工业园区等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经济带集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日用轻工、绿特食品、医药、机电产品、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等产业集群,构建全国最大的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