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发展。以富通公司为依托,加快汽车空调压缩机新产品研发和扩能,落实对“厂中厂模式”生产配套(件)的企业支持政策,打造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加快轮胎及橡胶制品产业发展。重点扩大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能力,研发与生产雪地胎、赛车胎、大轮网胎等技术含量高的半钢子午胎。到2015年,力争全钢子午胎生产能力达到300万条以上,半钢子午胎达到1200万条以上,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重要轮胎生产基地的辐射作用。
(四)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按照“油头、化身、塑尾”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发下游系列石油化工产品。争取2015年前新增原油(重油)综合加工能力240万吨,年产芳烃类化工基础原料60万吨。同时,加快发展化工产品下游深加工,力争聚丙烯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苯乙烯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
依托北方工具厂军工企业的优势,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民融合,大力发展风电机组,建设好兵装集团年产500台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项目,落实对采购省内首台(套)装备企业产品的补贴支持政策。以此为依托,构建辐射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硬质合金、硅烷气体、石油配件和民用运动弹等项目,增强军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北药园区为依托,以高科生化公司为龙头,做大葡萄糖、淀粉等生物制药产业链;做好“北药”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快建设熊胆系列产品、中药更辰胶囊、孟鲁司特钠、疏血通和固体制剂改造等项目,培育友搏、黑宝、灵泰等医药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仁合堂、恒远、温春、雪都制药等企业竞争实力,延伸制药产业链条。
加快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支持红星乳业、东宁雨润、龙江皓月、宁安正大、林口隆赫达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有机食品之都。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牡康公司、欧地希、等离子、赛路恩等企业为依托,规模发展逆变焊机、数字焊机等装备电子产品,积极发展康复理疗、等离子灭菌机等医疗电子产品。盘活冰箱、彩电企业闲置资产,积极开拓液晶电视等家电产品市场渠道。在提高虚拟镭射键盘、计算机显示器等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手机嵌入式虚拟键盘、智能键盘、鼠标等新产品研发,不断培育我市家电、网络、通信等电子信息领域的新增长点。
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力度,在搞好铁矿砂、煤炭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俄罗斯铁矿砂、煤炭、天然气、重油等矿产资源,提高进口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城市服务业、旅游休闲观光服务业。支持中外金融机构在牡丹江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探索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畅通消费融资渠道,扩宽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