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伊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意见

  (九)大力发展动物食品产业。开展鹿、野猪、狍子等野兽和飞龙、野鸭、野鸡等野禽的驯养,加快研究和推广人工繁育、饲养技术,同时在林下积极发展森林牛、猪、鸡、鸭、鹅等养殖。加强林蛙资源保护,加快养蛙基地建设。改良蜜蜂品种,加强蜜源植物保护和基地建设,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以友好翔宇和鑫宇、铁力集佳牧业等现有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各类精细分割的保鲜肉类制品。开发用兽禽肉类生产的灌制、腌腊、薰制等风味食品及罐头食品;开发保鲜野禽蛋、精制蜂蜜、蛙肉制品等产品,培育相应的龙头企业。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年均递增10.5%。
  (十)大力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大力发展人参、平贝、五味子、刺五加等药食兼用植物人工繁育,扩大鹿、林蛙、蜂等药食兼用动物养殖规模。以葵花药业集团铁力分公司为龙头,开发五味子系列保健产品;以乌马河鹿恩堂公司为龙头,开发鹿系列保健产品;以红星祥锋药业为龙头,开发平贝系列保健产品;以铁力四宝生物科技公司为龙头,开发林蛙系列保健产品;以桃山蜂格蜜业公司为龙头,开发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产品。以现有制药企业为依托,选择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的大宗骨干产品,应用先进加工技术,提取各种营养及药效成分,生产系列功能性保健食品。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年均递增11%。
  (十一)大力发展矿泉水产业。加强矿泉水资源勘探和品质分析工作,开发富含不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加强对已开发利用水源的动态监测和保护,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整合现有矿泉水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努力争取引进“康师傅”、“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拉动我市矿泉水产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亿元以上。
  四、加快人工培育森林食品资源步伐
  (十二)制定基地建设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森林食品资源普查,查清现有野生资源品种、分布状况、面积、产量等情况,实行保护性、抚育性开发。为满足大规模加工生产需求,必须积极探索人工培育森林食品资源的路子,对已经掌握人工培育技术的品种,要选择适宜地点建设基地,确定合理规模和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原料性产品的供给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野生资源和人工培育资源的发展趋势,制定全市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各县(市)、区、局都要因地制宜,确定优势骨干品种,规划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地。
  (十三)选择集中连片的野生资源建设保护型基地。结合实施天保工程,对所有野生森林食品资源都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集中连片的野生资源,视资源消长情况划分为允采区、繁育区、禁采区,做到有采有养、采养轮换、永续利用。特别要注重保护各类种质资源,对濒危物种要建立保护区,实行休养生息。继续实行森林食品资源管护承包经营,公开竞价承包,合理确定承包年限。对偏僻地带未承包的野生资源,严格准采手续,实行限地、限时、限品种、限量采集。各地都应利用保留的红松母树林建设松子保护基地,友好区、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和嘉荫县要建设笃斯越橘保护基地,铁力局要建设山核桃保护基地。
  (十四)选择掌握人工抚育技术的品种建设改培型基地。积极引导和帮助国有林区林改户和集体林区承包户,因地制宜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生产项目,在搞好林木经营的基础上,对承包区内生长的山野菜、山野果及药食兼用植物,通过移植、补种、抚育等措施使之增加密度,促进其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承包改培,大力发展各种经济林。重点建设双丰局刺嫩芽改培基地,桃山局、朗乡局五味子改培基地,南岔区、翠峦区刺五加改培基地,乌伊岭区榛子改培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