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朔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必须高起点、大跨步、全力推进。预计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到2015年达4%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地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精品不断出现,市场繁荣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到2020年,基本实现由文化资源富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主题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将晋北大同、朔州、忻州规划为“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要求以这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形成富有佛教文化特征和边塞风情的文化产业链。这一规划准确、客观,符合朔州实际。据此,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确立为:全力打造以“佛宫奇塔、西口古道、内外长城”为特色的边塞文化产业明珠。
(三)主要任务
2010-2015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总的任务是:建成六个中心;做强六大行业;实施三大工程;创建两大园区一个基地;项目带动,打造八张城市名片;精心设计,建设一条文化旅游线路。
1、建成六个中心:充分发挥市区在交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把市区建成全市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广告传媒影视中心,演艺与娱乐中心,文化创意与会展中心,艺术创作生产与贸易中心,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交流中心,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示范、辐射效应,引领全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做强六大行业:深化体制改革,科学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做强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休闲娱乐业、演艺会展业、印刷业和工艺美术业。
3、实施三大工程:即马邑古城、两广武古城、右玉老城三大遗址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工程。
4、创建两大园区一个基地
(1)朔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在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朔州能源大学附近划出朔州市文化产业园区用地100亩,成立朔州市文化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和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文化产业商贾,引文化产业资金。引导书刊、网吧、音像、工艺美术、戏剧、影视等产业的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在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增设影视、动漫、武术、导游、舞蹈等专业,培养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组织创作反映佛祖文化、门神文化、边塞文化、西口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影视、歌舞精品,研究开发全市佛、兵、马等文化旅游工艺品,形成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