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围绕大力拓展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创业。以皇城相府、王莽岭等知名旅游景区为重点,继续抓好景区开发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依托煤炭产业的积累来反哺旅游业,鼓励有实力的各类投资者采用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景区景点,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服务。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网络、促进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反映地方民族民俗风情的文化项目,开展农业观光游、古堡考察游等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品牌包装,扶强扶大以东四义、山耳东、皇城、洞头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农家乐旅游示范新农村,延伸旅游经济链条,营造全民办旅游,促进创业。
(六)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创业。民营经济是最有活力的创业主体。要发挥民营企业促进创业的作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扩大民营经济规模。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主业,新建创办辅助产业,创建知名品牌,扶持他们创大业、干大事,带动全民创业。特别是要结合煤炭资源整合,引导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帮助一些有实力的“煤老板”转型发展、投资创业。
三、建立健全“五个体系”,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创建创业型城市是对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的突破。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加强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统筹指导全市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研究解决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研究制订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安排,统筹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制订、落实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政策措施,考核、评价创建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领导组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准入条件宽松、管理简单方便、融资渠道畅通、措施全面的政策优惠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