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

  充分发挥吉泰盆地农业生产优势,积极开展“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吉泰盆地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基地。
  六、赣南山地丘陵区
  包括章贡区、赣县、信丰县等赣南18个县(市、区)。全区土地面积39317.14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56%。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气候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地利用效益较低,是全省扶贫的重点地区;林地面积占全省比重最大,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同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本区以赣州为区域节点,以京九铁路江西境内南段和在建的赣龙赣韶铁路为纽带,形成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城镇组团。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安排交通能源用地。建设赣州稀有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发展香港工业园(赣州),重点保障以稀土加工利用、有色金属加工、木材加工、食品、造纸、机械为主体的加工工业用地。加大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试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保障优质果园发展用地,调整果园品种与布局,促进赣南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和江南最大橙柚出口基地建设。加大矿山环境治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确保赣江源、东江源等水源保护地的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 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根据各设区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分工,结合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各设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等因素,分别确定各设区市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和国家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补充耕地规模等预期性指标,强化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各设区市要按照土地“供给引导需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规划期内不得突破;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加以引导,力争实现。各设区市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必须与省级规划衔接。
  各设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在省级规划指导下,切实落实所属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提高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统筹能力,搞好省级规划的空间落实和用地政策上的相互衔接,促进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
  在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上,各设区市要按照省级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利用,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对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省级规划安排,坚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相适应的原则,推进中心城市功能疏散,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布局,适当安排城市生态用地和公共绿地,防止中心城市盲目“摊大饼”式扩张,形成富有生态特色、人地和谐的城市新格局。各设区市应适当安排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聚,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盘活存量用地。各设区市要重点保障交通、水利和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安排的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得到落实。

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专项安排



  按照“保护、保障、挖潜、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为促使全省形成资源节约、永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重点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土地利用专项工程。

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


  根据江西省商品粮棉基地的分布,在全省范围内划定了四个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分别是鄱阳湖平原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赣中西部山丘盆地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赣中东部丘陵山地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和赣南河谷山间盆地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在这些重点区,需加大耕地整理力度,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工程”、高产创建示范工程、良种推广工程,促进全省粮棉生产基地中的11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和7个商品棉生产基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省的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规划期内,全省建设四个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包括鄱阳湖平原区、吉泰盆地区、抚河流域及信江流域土地整理区;建设四个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包括赣东北区、赣中西部区及赣南区;建设土地开发一个重点区域,即赣西北土地开发重点区。重点工程中共涉及重点项目79个,占重点项目总数的37.98%,主要工程如下:
  一、鄱阳湖区土地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基本农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为主,主要实施区涉及九江市、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部分位于鄱阳湖平原的县(市、区),涉及重点项目15个,工程规模达181841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达5223公顷。
  二、抚河流域耕地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主要实施区涉及抚州、南昌市的部分抚河沿岸的县市,涉及重点项目11个,工程规模达55243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609公顷。
  三、吉泰盆地耕地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主要实施区涉及吉安市的县市区,涉及重点项目20个,工程规模达88621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440公顷。
  四、信江流域耕地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主要实施区涉及上饶市、鹰潭市的部分信江沿岸的县市,涉及重点项目10个,工程规模达186262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5466公顷。
  五、赣东北重金属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该工程以重金属矿区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赣东北德兴、铅山等县市的重金属矿区,涉及重点项目4个,工程规模达4191公顷,其中,工矿用地置换2000公顷,新增耕地1074公顷。
  六、景德镇瓷土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该工程以瓷土矿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景德镇市的瓷土矿区,涉及重点项目2个,工程规模达1530公顷,新增耕地339公顷。
  七、赣南稀土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该工程以赣南稀土矿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赣州市的部分县市,涉及重点项目8个,工程规模达1335公顷,新增耕地964公顷。
  八、赣中西煤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该工程以煤矿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丰城煤矿、安源煤矿,涉及重点项目4个,工程规模达1335公顷,新增耕地964公顷。
  九、赣西北土地开发工程
  该工程以未利用土地开发为主,涉及九江市、宜春市的部分县市,涉及重点项目5个,工程规模达1082公顷,新增耕地849公顷。

第三节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规划期内,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实施以下八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一、“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搞好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和鄱阳湖流域环境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兴国、吉水、铜鼓、玉山、修水等94个县(市、区)加强鄱阳湖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鄱阳湖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和林业受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工程。
  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水环境保护。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做好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鄱阳湖、柘林湖、仙女湖和东江源等重要水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开展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对赣江南昌段、赣江赣州段、袁河新余段,昌江、抚河、萍水城市段及乐安河进行综合整治。在安远、寻乌、定南实施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矿山生态恢复、人工湿地综合治理,加强东江源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预防监测能力建设。在安远、寻乌、龙南、全南、定南等地实施珠江流域江西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在上犹、崇义、石城、会昌、宁都、瑞金等县市实施赣江源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推进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与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生态林业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生态旅游工程。
  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