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服务业单位的用水年度计划根据定额标准与年度总产值(或销售收入)直接核定,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年度计划按定额标准与家庭人口直接核定,不再由有关部门下达具体的计划。
第八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安装量水计量设施。实行公共供水的城乡居民住宅应分户安装量水计量设施。
引用大中型水库、河流、湖泊水的,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取水计量设施;城市市区取用地下水的,安装使用远程监控计量设施;农业灌溉取用地下水的,推广使用智能卡计量技术。
用水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装置量水计量设施或者未及时更换已损坏的量水计量设施的,按照设计最大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额定流量24小时运行计算其用水量。
第九条 用水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超过年度用水计划的,按照超计划累进加价标准缴纳水费;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超过年度用水计划的,按照超计划累进加价标准缴纳水资源费。具体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
第十条 超计划加价收费分别按照水费、水资源费征收渠道进行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的50%上缴财政,其余留自来水公司;超计划加价征收的水资源费全额上缴财政。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调配农业、工业、生态用水的原则,制定供水水源应急调度预案。发生重大旱情等情况的,按照应急调度预案确定的措施进行供水,可以调减年度用水计划,限制生产取水、用水,旱情特别重大时,还可再限制生活取水、用水。
第三章 节水措施
第十二条 经贸、科技及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扶持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利用,对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优先列入技术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
鼓励扶持农业旱作技术和农作物抗旱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推动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第十三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省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