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着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促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干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6.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加大对干部、教师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机制,提高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7.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印发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实施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项目。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和图书配送工程,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发展特教学校的学前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召开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
8.加快区县特殊教育中心建设。推动区县年内完成建立特殊教育中心的任务。发挥特殊教育中心作用,全面实施区域内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能入学接受教育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服务等项工作的指导。
9.做好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贯彻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积极开展送教服务的实施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市政府列入全年20件民心工程的200名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任务。
四、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0.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保证课程的课时和质量。加强学校体育、美育教育,丰富和活跃学生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情趣。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落实市教委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学校违规违纪通报制度,坚决查处学校乱办班,乱收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各种错误做法。
11.完善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进一步搞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小班化教育计划,加强办学规模的管理,严格控制班额人数,杜绝学生无序流动。进一步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同等政策。
1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强化校长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确保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切实重视和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