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村民生改善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巩固。铺设主管线105.6公里,更新改造村内管线1430公里,提高自来水入户率和供水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饮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县区政府)
2.农村新能源及循环经济示范。一是农村沼气建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2座、户用沼气池6000个。培育发展沼气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主体,大力推行“一池三改”,配套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二是发展循环农业。以示范基地、示范园区为重点,实施农村沼气、秸秆综合利用和千村清洁工程,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集中培育循环农业专业村、示范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
3.建设农村生产桥(闸)6座。(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县区政府)
4.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提升“两进”工程,依托流通龙头企业发展连锁配送经营,建设日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平台。实施“沃土工程”,建设农资物流园区,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放心农资直供服务。(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加强市县乡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蔬菜、水产品、畜产品、林产品为重点,加大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力度,依法强化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蔬菜、水产品、畜产品、林产品入手,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尝超市为重点,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放心蔬菜基地建设和超市、农贸市场监管为重点,实施市民放心蔬菜工程。(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工商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局,各县区政府)
(六)科技兴农工程。
1.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点,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优势农产品科技研发中心。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普及小麦规范化播种、抗虫棉防早衰等10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站等资源整合力度,改善手段,完善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
2.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4000人,农民创业示范培训1000人,组织农村骨干技术人员综合培训3000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