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管理工作。
第四十九条 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设立保护标志并予以公告。
第五十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要严格审查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报国务院审批。
第五十一条 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应当进行基本农田补划,先补划后报批。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补划工作,补划的基本农田优先从市、区、乡(镇)三级基本农田补划后备资源库内选择。
第五十二条 重点项目临时用地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的,应当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复垦措施,履行复垦义务。
土地整治申报、实施、管理、验收、后期管护依《鄂州市土地整理管理办法》进行。
第二节 土地市场管理
第五十三条 土地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
下列项目用地应纳入招标拍卖挂牌范围:
(一)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二)划拨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的;
(三)出让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的。
第五十四条 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社会发布公告。
第五十五条 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根据土地估价结果和政府产业政策综合确定招标标底,拍卖和挂牌的起叫价、起始价、底价。投标、竞买保证金金额实行集体决策。涉及储备土地的前述事项的决策应通知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参加。
招标标底和拍卖挂牌的底价,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结束之前应当保密。
第五十六条 出让人应当对投标申请人、竞买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为其查询拟出让土地、矿山的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对符合招标拍卖挂牌公告规定条件的,应当通知其参加招标拍卖挂牌活动。
第五十七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
第五十八条 中标人、竞得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中标、竞得结果无效;造成损失的,中标人、竞得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中标人、竞得人提供虚假文件隐瞒事实的;
(二)中标人、竞得人采取行贿、恶意串通等非法手段的。
第三节 地籍管理
第五十九条 实行土地调查制度。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加强地籍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集遥感影像、图形、地类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和变更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调查数据。建立统一地籍基础信息平台,调查成果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土地调查主要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
第六十条 每年年底开展一次土地变更调查,实地调查本年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变化情况,及时掌握耕地增减去向和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第六十一条 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土地调查工作负总责。土地调查和变更调查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参与。调查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六十二条 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由土地所在地的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宅基地使用国有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由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也可以委托区国土资源部门登记后报市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前款未规定的其他土地权利登记由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
第六十三条 土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登记。土地登记申报程序一般为: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或更换证书)。
第六十四条 土地初始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土地登记,按照《
土地登记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