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工程实行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应当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3%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纳工资保障金并存入指定银行。建设行政部门应按《
黑龙江省农民工工资保障规定》将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严格把关,切实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未缴纳(含未足额缴纳)工资保障金或启动支付工资保障金后未补齐的单位,责令其在30日内缴纳或补齐;逾期不缴纳或不补齐的,建设行政部门对其在建工程予以停工、竣工工程不予验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单位及其经营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直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缴纳或补齐。(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建设局、市中级人民法院)
(四)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违规拖欠或者恶意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以及违规挂靠、违规发包、签订虚假合同不及时足额交纳或补缴工资保障金的单位,建设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记入信用档案,降低违法企业的信用等级,并依法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建设局、牡新闻传媒集团)
(五)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建立工资明细台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严格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建立劳动保障权益告示牌制度。招用农民工的建筑工地,要公示劳动保障权益告示牌,明确写明施工单位或劳务公司应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农民工工资应按月发放、本人签字领取工资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电话公开告示。(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二、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保障管理
(一)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招用农民工的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及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拖延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滥用试用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在企业报税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先对其进行劳动保障年检,并出具《劳动保障年检手册》,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和督促本行业各类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建设局、市地税局)